淨土聖賢錄易解卷9-2
宋 黃婆
黃婆。潮山(廣東潮安縣)人。平日專持佛號,同時兼誦《法華經》及《金剛經》。有一天,突然得下痢病,自知往生的時候已到,於是斷食,每天只飲水數杯。有一天晚上,鄰庵的僧人善修夢見黃婆來辭別說:「我將往生西方淨土。」兩天以後,黃婆向著西方念佛,端坐而往生。此時天空中有紅色雲霞光彩顯耀,覆蓋在她的房屋上,村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。(佛祖統紀)
宋 崔婆
崔婆。山東川縣人,是東平梁氏的乳母。崔婆為人純樸敦厚,很早就斷絕葷腥血肉之食。雇主的母親晁氏,比較喜好禪學,而崔婆在旁邊每日只是誦念阿彌陀佛,從來不曾間斷,也不計算念佛的次數。年七十二歲患得下痢,反而更加努力持念佛號。有一天,忽然唱念一偈頌云:「西方一路好修行,上無條嶺下無坑。去時不用著鞋襪,為有蓮華步步生。」有人問:「崔婆你何時將往生呢?」婆答:「申時(下午三~五時)。」後來果然如此。荼毗後,唯獨舌頭沒有被火化,其形狀如蓮華的樣子。(往生集)
宋 陶氏
陶氏。江蘇常熟人。陶氏自從喪夫後便一人獨居,平日時常持誦(普門品),曾經夢見觀世音菩薩以蓮華授之。又夢見梵僧傳授給她一卷經典,打開來看,乃是《阿彌陀經》。醒來後,取出《阿彌陀經》來持誦,宛如宿世以來就曾經學習過一樣。有一天晚上,陶氏的房中有光,其光明照耀如白天一般,而阿彌陀佛就現身站立於經典的封套上。陶氏因此更加虔誠地持誦《阿彌陀經》,後來經卷上竟然迸出舍利子,總共超過十分之一升。(佛祖統紀)
宋 李氏
李氏。上虞(浙江)胡生的妻子。丈夫逝世後,每日持誦佛名及《阿彌陀經》,日以繼夜,聲音響徹房屋的內外,如是達十多年之久。有一天,李氏正端坐著念佛,突然有一位僧人現前,以粉紅色的寶蓋覆蓋在她身上,並說道:「十五日子時,妳將會往生。」李氏問:「法師您是什麼人?」僧人答:「妳所誦念的人。」李氏於是辭別諸親好友。到了十五日的那一天,奇異的香氣芬芳濃厚,光明照耀整個室內,李氏則正身端坐安詳地往生。經過七天後火化,其牙齒、舌頭及眼睛都沒有損壞,並獲得舍利子無數。隔天,火化的地方生出一朵白色的花,大小約二寸多,但不知此花的名字。(佛祖統紀)
宋 盛媼
盛媼(媼,音ㄠˇ,年老的婦人)。錢塘人。每日誦念佛名,同時課誦《觀無量壽佛經》。後來,無緣無故突然生病。有一天,自己坐起來,命令旁人準備熱水。沐浴完畢後,面向西方端坐,然後問旁人說:「你們有聽到大磬的聲音嗎?西方淨土的眾聖將要來了!」不久,盛媼合掌,笑著說:「佛、菩薩都已經到了,金臺也現前了,我要走了。」說完後便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黃氏
黃氏。浙江明州人,很早就喪夫,因此回娘家依靠父親,並且精進修行淨土法門。後來,黃氏臨命終,看見佛來接引,於是結手印而慢慢地跟隨行走,接著突然站立往生。其家人用竹器過濾石灰灑在地上,看她是否回魂回到家裡,第二天早上起來察看,發現地上生出蓮華一朵。(佛祖統紀)
宋 王氏女
王氏女。江西吉安縣人,年少仰慕淨土法門,每日誦持《阿彌陀經》、(觀世音菩薩普門品)及《金剛經》等諸經典。後來王氏女的母親病亡,即將入殮時,流血覆蓋其遺體上,王氏女於是發誓說:「若我的孝心真實,願母親的遺體不生臭穢。」發誓完,流血隨即停止。等到入殮時,接近其遺體,已經完全聞不到臭穢之氣。不久,父親又娶繼室,而王氏女則跟繼母一同修習淨土法門。
有一天,王氏女生病,請僧前來開示淨土觀門。王氏女突然起身要衣服穿,然後吉祥臥,手捉著觀世音菩薩聖像前的寶幡,稍後安然地往生。即將入殮時,其繼母用竹器過濾石灰灑於室中,後來現出蓮華數朵。(佛祖統紀)
宋 樓氏、女妙聰
樓氏。名靜慧,寺簿(掌管文狀、簿書的官吏)周元卿的妻子。樓氏曾經閱讀《傳燈錄》,發明見地。後來,心淨土法門,念佛不斷。晚年生病,有一天,突然見到蓮臺現前,化佛無數,異香滿室,才過了一會兒樓氏就往生了。
樓氏有一個女兒名妙聰,因為母親的教化而發心學佛,同樣也一心一意堅志念佛。後來生病,請僧行懺法,妙聰在恍惚中看見己身穿著新的淨衣,登上七寶樓閣,繞佛並且頂禮。於是妙聰告訴家人說:「我勤修淨土法門,西方已經現前了。」說完便向著西方吉祥臥而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周婆
周婆。安徽太平縣人。早年就修習淨土法門,一直到晚年更加精進虔誠。有一天晚上,周婆胡跪稱念佛名,接著就安然往生。當時鄰居看見有數位僧人振錫而行走,周婆跟隨在他們的後面。轉瞬之間,只見他們慢慢地騰空而上,向著西方飛去漸漸隱沒。(佛祖統紀)
宋 朱氏
朱氏。浙江吳興縣人,持念佛名達三十年之久。同時持誦《金剛經》,每當打開經卷時,常常說有眾聖降臨監顧,因而不敢坐著。有一天,朱氏忽然斷食,每日只飲清水數杯,經過四十天,夢見三位比丘,手裏拿著蓮華,告訴她說:「我以前為妳栽種此蓮華,今日將要盛開,所以來迎接妳。」醒來後,迎請僧人前來一同唱念佛名,朱氏則端坐念佛而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裴氏女
裴氏女。山西汾陽人。裴女不事婚嫁清淨自居,至誠懇切專志念佛。臨命終時,取火燒香並說道:「阿彌陀佛來迎接我,我將要往生了。」不久,天華從空飛落下來,裴女即安詳地坐化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孫媼
孫媼。浙江明州人。孫媼守寡三十年,平日常常持念佛名。同時親手縫製衣服、棉被及鞋襪,供養諸比丘僧。有一天,得輕微的疾病,夢見自己到了懺悔堂,身上披著縵衣,隨著諸比丘經行繞佛。醒來後,即沐浴更換清淨的衣服,並請僧人行懺法,而孫媼自己則親自到佛像前,誦持《阿彌陀經》,誦到經文中的『一心不亂』時,突然左手結手印,安然地坐化往生。此時,空中奏出天樂聲,無論遠近都聽得到。(佛祖統紀)
宋 秦媼
秦媼。名淨堅,松江(江蘇)人。秦媼立志仰慕佛法,並厭惡女人身。所以與丈夫分開居處,嚴格持守清淨戒法。秦媼每天早晚修行淨土懺儀,禮佛千拜。同時閱讀《華嚴經》、《大般若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金光明經》等諸大乘經典,每天都如是精進修行而沒有一時一刻的懈怠。有一天,正當她端身靜坐於房屋的時候,忽然有光芒照耀空中,其光明勝過皎潔的太陽,然後秦媼就面向西方而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蔣十八妻、夫蔣十八
蔣十八之妻。浙江海人。中年時,跟丈夫一起立志修行,從此斷除愛慾,每日持誦大乘經典,如是經過四十多年。有一天,夫妻倆各自盥洗漱口,更換新衣,燃香後一起唱念佛名,並各自書寫一首偈頌,然後同時往生。蔣十八所寫的偈頌曰:「這個幻身,四大合成。今日分散,各歸其根。諸幻既滅,灰飛煙絕。如空中風,猶碧天月。既無障礙,又能皎潔。一切永斷,無有言說。四十年來,脫離嗜慾。惟闡大乘,朝誦暮讀。今朝撒手西歸,自有現成果足。」其妻偈頌曰:「看過蓮經萬四千,平生香火有因緣。西方自是吾歸路,風月同乘般若船。」(閒窗括異志)
宋 沈媼
沈媼。錢塘人,持念佛號十多年,一天比一天精進修行。曾經請畫師,繪畫八尺的阿彌陀佛像。等到生病時,沈媼便將佛像安設在床前,早晚一心繫念阿彌陀佛,並請僧人前來一同持念佛號。大眾正在念佛時,忽然告訴大眾說:「有一位高大莊嚴的僧人,授我金色的蓮華座,我將乘坐之。」於是端身於佛像的供桌前。大眾因此更加努力地唱念佛號,此時沈媼說:「念佛的功德,已經讓我登上蓮台,我要往生了。」說完後即閉上雙眼而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孟氏
孟氏。陝西醴泉縣人。嫁人之後,才患得長期難治的疾病,後來有位僧人教她專念佛名。孟氏依此修行三年,有一天,忽然告訴丈夫說:「你趕快通知諸位親屬,我將要去了!」等到為她送別的人都聚集而來之後,孟氏燒香供佛,與大眾一起唱念佛名。一會兒,孟氏見到一位法師振錫於空中,並說道:「妳將往生。」突然之間旛蓋從空中翩翻而至,阿彌陀佛與菩薩同時都來到,孟氏於是隨佛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陳氏
陳氏。江蘇吳興縣人。受持齋戒,以禪坐課誦為樂。持念佛名達三十年之久,同時持誦《法華經》五千部;《金剛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各五千四十八部。有一天,陳氏突然不飲食,其家人問她是什麼緣故,她回答說:「想要求見佛!」說完後即吉祥臥而往生。(佛祖統紀)
宋 胡媼
胡媼。名淨安,浙江會稽人。平日專修淨土法門,頂禮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,每一相好各頂禮一拜,如此頂禮共有四遍之多。後來,突然得輕微的疾病,胡媼見到阿彌陀佛前來迎接,於是安詳坐化而往生。當時路過她家的人都聽聞空中有天樂之聲,隱隱約約地向西方而去。(佛祖統紀)
宋 周氏、公婆
周氏。福建建陽縣人,嫁給孫氏,與公婆一同修習淨土法門。曾經感應到房屋中的佛像現出光明,香華盈滿桌上。有時空中顯現諸佛菩薩,有時則聽到天樂。或者聽到空中誦經的聲音等種種的感應瑞相。(佛祖統紀)
宋 鄭氏
鄭氏。名淨安,浙江錢塘人,平日時常持念佛名。有一天,鄭氏突然生病,聽到空中有聲音說:「妳再過不久就可往生西方,千萬不要妄自懈怠。」後來,佛現於她前面,身真金色。鄭氏隨即從床上起身,面向西方端坐。鄭氏有一位兒子名義修已經出家為僧,於是召喚他回來,請他諷誦《阿彌陀經》,鄭氏即安然而往生。後來,她的女兒夜裡夢見鄭氏告訴她說:「我已得生極樂淨土了!」(佛祖統紀)
元 周婆
周婆。浙江鄞縣人,精進修習淨土法門。遇到每年的正月初一,周婆時常持禁語戒,並且晝夜端坐,一直到正月結束後才停止。到了每年夏天七、八月則布施茶水,如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而不改變。有一天晚上,周婆夢見巨大的蓮華遍覆於整個街道,自己手裏拿著念珠,經行於蓮葉上。不久之後,周婆患得輕微的疾病,她的鄰居在夜裡,看見寶蓋幢旛自空中而來,進入周婆的大門內。天亮後,周婆即合掌唱念佛號而往生。(往生集)
元 張夫人
張夫人。不清楚她居住的地方。晚年持長齋,每日誦念西方阿彌陀佛名號。到了年七十九歲,還每天晚上熄滅蠟燭而靜坐,靜坐時四面牆壁皆放光,並顯現出諸瓔珞。張夫人臨命終時,燒香的桌上,有如篆字形狀的輕煙盤旋圍繞而形成佛的形像。一會兒,變成真金色,佛像的眉毛及眼睛如圖畫般的清晰,一手下垂好像接引的樣子。香的輕煙才一消失,張夫人也即刻往生了!(淨土節要)
明 薛氏
薛氏。是武塘(江蘇六和縣)一帶世家的女兒。當年其母親夢見星星進入懷中,然後薛氏就出生。薛氏後來嫁入周家,生下五個兒子之後就守寡了。平日專心修習淨土法門,樂善好施從不厭倦。薛氏的房屋中供奉觀音大士,燒香吐出的煙,盤結成蓮華的形狀,旁人都見到此殊勝的景像。明神宗萬曆十五年(西元一五八七年)五月生病,家人請人為她醫治並以稀飯給她食用,薛氏拒絕,從此開始斷食,到了九月六日,延請僧人禮懺,薛氏說:「拜滿了四天,我的事就完成了。」於是設立西方阿彌陀佛像,晝夜不斷地念佛,命令諸位兒子們一同唱念佛名,而婦女不得進入室內。
到第五天早上起來,要清水來盥洗雙手,誦持『甘露真言』,穿著新的淨衣,戴上誌公帽,長跪於佛前,又唱香讚、讚佛偈及三自皈依,並頂禮三拜,然後誦念佛名一百零八聲。到了正午,薛氏跏趺結手印而往生。其神情氣色看起來很和樂的樣子,家人都聞到蓮華的香味充滿整個房屋之中。薛氏留下遺言要準備坐龕,不要用棺材,不准迎請鬼神,不准燒紙錢,也不要殺生來祭祀,後來諸位兒子都遵從她的的遺言。(往生集)
明 方氏
方氏。安徽桐城縣秀才吳應賓的妻子。年三十歲即守寡,堅守貞節以自誓,並專修淨土法門。家有一位老婦也持戒,朝夕隨侍在方氏的旁邊。明神宗萬曆十三年(西元一五八五年)方氏已經五十歲了,患得輕微的疾病,於是呼喚老婦兩人相對唱念佛名,早晚從不間斷。後來自己沐浴更衣,清晨起來,燃香禮佛後,退回坐在床榻上,安然而往生。(往生集)
明 徐氏
徐氏。嘉定(江蘇)陸生的妻子。徐氏喪夫後,堅志修行淨土法門。徐氏以前曾經把千金借給他人,後來自己將債券燒掉,不向人追討。衣箱裡面的衣服、物品全部都用來布施。早晚皆在佛前禮拜課誦,如此歷經十年。有一天晚上,徐氏忽然呼喚侍者說:「你看看東方的天空亮了嗎?我往生的時候到了!」說完後就高聲唱念佛號,合掌而往生。(往生集)
明 許氏婦
許氏婦。杭州人。為人謹慎敦厚,每日課誦佛名,學佛愈久愈是堅定念佛。有一天,召喚家人前來,與他們訣別說:「我將去了!」然後穿著潔淨的衣服端身正坐,拿了一朵天目白華插在頭髮上,隨即安然而往生。(往生集)
明 于媼
于媼。河北昌平縣于貴的母親。于媼專修淨土法門,到了晚年更加堅定念佛法門。有一天,于媼拿著她自己所穿的衣服,將衣服洗得非常乾淨,並告訴他的兒子說:「我將於某日往生極樂淨土。」兒子並未相信。等日期一到,于媼把小茶几放在庭院中,然後就在茶几上坐化往生,此時空中隱隱約約有天樂的聲音,同鄉的人都聽到了。(往生集)
明 潘氏
潘氏。名廣潭,工部(掌管工役營造的官府)的主管浙江餘杭人李陽春的妻子。李陽春一向喜好布施,晚年時常誦念阿彌陀佛名號。李陽春往生一年多之後,現神識於潘氏面前,並登上樓閣打開窗戶,大聲說:「要修行!要修行!」潘氏精通古今之學,剛開始喜好詆毀佛教,到了晚年皈禮雲棲大師,從此以後便斷絕葷腥血肉等食物,並學習禪定,夜裡時常跏趺靜坐一直到天亮。同時修諸功德,布施錢財無數。
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(西元一六一一年)冬天,得疾病。隔年正月,潘氏自知已經一病不起,於是遺囑交待家裏的財產。不久之後,告訴家人說:「我是三世的清淨僧,今天將偕同觀音大士往生西方去了。」然後稱念佛名不絕於口,屈三根指頭而後往生。入殮時,遺體輕軟,面貌仍然栩栩如生。(虞德園集)
明 朱氏
朱氏。仁和(浙江杭州)秀才孫標的妻子。平生奉持齋戒,專修淨土法門。曾經有一次燃燈禮佛時,燈光的光彩燦爛耀眼,化成五彩色,並有佛跏趺其上。後來,朱氏即將臨命終時,端坐合掌且不斷地稱念佛名。到入殮之時,其面貌仍然栩栩如生。(學佛考訓)
明 祝氏
祝氏。湖北公安縣龔仲淳的妻子。其外甥袁宏道兄弟喜好談論佛法,祝氏聽聞淨土法門後,即深信之,於是專持佛名,同時持誦《金剛經》。有一天,祝氏告訴他的兒子們說:「佛說三天後將要來接引我。」等時間一到,自己沐浴更衣,然後坐在廳堂內,所有的眷屬呈拱形排列。過了一段時間,祝氏自言:「阿彌陀佛到了!眉間放白毫光,長達數丈。」又說:「我見到一僧,相好莊嚴,自稱是須菩提,然後剎那間化為一百多位僧人。」有人從旁告訴她說:「《金剛經》中總共提到過一百三十八次的須菩提,就是這位尊者了。」諸眷屬一起燒香供佛、誦念佛名,祝氏即微笑而往生。當時閣房中有一位九歲的婢女,此時正臥倒在地上,忽然大喊地站起來,說她見到數位戴著金甲的巨人,拿著幢旛為夫人的前導,其幢柄掠過她的臉頰,痛得不自覺地叫出聲。大家察看婢女的臉,有傷痕清清楚楚地在臉上。入殮完後,棺木中時時散發出奇異的香氣。(袁中郎集)
明 張太宜人
張太宜人。(明、清五品官吏之母或妻的封贈)金氏。綿州(四川綿陽縣)人,普安知府張懷麓的妻子。其家世雖然富貴豐裕,但對自己卻非常地節儉。金氏中年喪偶,教導兒子們都極有法度規矩,兒子正道及正學,皆以中科舉而揚名。張太宜人晚年獲得有關西方淨土的書籍,閱讀之後,一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,早晚不斷地禮拜課誦。有一天晚上,告誡孫子們說:「你們要好好地讀祖父收藏的書,我要走了!」說完後即呼喚侍女燒香供佛,然後端坐而往生。數日後,托夢給孫子說:「我剛從西方來。」大家才知道張太宜人真的往生極樂淨土了!(白蘇齋集)
明 楊選一妻
楊選一的妻子。南昌人,寄居於南京。年三十歲生下兒子之後,就和丈夫分居了,任由丈夫再娶侍妾,自己從此以後持長齋念佛。經過十五年之後,那一年的八月,楊妻背上長疽,痛入骨髓,看見有一惡鬼持刀追殺她,但有大力神趕走惡鬼,從此她的疼痛就頓時止息了。事後,隨即告訴丈夫說:「我將往生了,有四位童子來迎接我,請用清茶供養他們。」丈夫問:「將往生何處?」楊妻答:「往西方淨土。」說完後即合掌,唱念佛名而往生。(淨土晨鐘)
明 鍾氏
鍾氏。仁和(杭州)人,是張後溪續娶的妻子。年四十歲喪夫,於是持長齋,鍾氏每日誦念西方阿彌陀佛名號,如此持續四十多年。其住處時常可以聽聞天樂鳴空及唱念佛號的聲音。明光宗泰昌元年(西元一六二○年)十二月,鍾氏臥病數日,每日只喝一碗湯。到了隔年的元旦,對家人說:「蓮華布滿於地上,幢旛寶蓋懸於空中,你們也見到了嗎?」說完後就口中一直唱念佛名而不停止。到了黃昏時,鍾氏吉祥安然地往生。(淨土全書)
明 吳氏女
吳氏女。太倉(江蘇)人,出生時是端坐而被生下。年紀稍長,心於佛法,事奉雙親非常孝順,不願嫁人。若有人勸她婚嫁,她就指著天發誓。最初跟隨她的兄弟學習文字之義理,後來誦持佛經,都完全能通曉其大意,朝夕禮拜極為虔誠。有一天,突然夢見天神教她以梵文書寫的準提神咒,若是有病苦的人,以梵字的準提神咒治療,其病痛立刻痊癒。吳女曾經在夢中得知宿世之命,自己告訴人說:「我以前曾是宋代的高僧,此次轉生是專為報答父母之恩而來的。年二十三歲時當能成就道果。」
明思宗崇禎四年(西元一六三一年),時年已經二十三歲了,閉關於一間室內,專修淨土法門。仲冬十一月的月底,現出輕微疾病,自己作偈頌辭別世間,勉勵雙親堅定修行慎勿懈怠,到了正午,叫人找出戒指將它戴上,然後吉祥臥而往生。後來,將入棺時,紅光滿面。母親為她整理頭髮時,有異香從頭頂中散發出來,一直飄到戶外,整個晚上都沒有消散。經過四年後荼毗,骨頭晶瑩如玉,而頭頂則呈黃金色,後來家人建造一座塔來供奉她。(續往生集)
明 盧氏
盧氏。名智福,徽州(安徽歙縣)人程季清的妻子,晚年遷居於湖州。程季清奉持佛法極為虔誠,努力地修習種種的福德善業,而盧氏也竭盡財力來幫助他。盧氏長年持齋,每日課誦佛名二、三萬聲。盧氏律己甚嚴而慈悲恩惠下人,從來不曾惡言罵過人。明思宗崇禎五年(西元一六三二年)患重病,請古德法師為她授五戒,並向法師詢問淨土法門的法要,盧氏聽聞後即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。其夫程季清為她誦《華嚴經》至入法界品的五十三參時,為她一一講解說明,盧氏全都能領悟了解。程季清又勉勵她說:「百劫千生的生死大事,就在此一舉。妳要努力直往,不要猶豫。」盧氏於是高聲念佛,夜以繼日地不斷念佛。如此經過半個月,她的母親及女兒來探視她,盧氏都婉謝拒絕請她們回去,並且說道:「不要擾亂我的意念。」
十一月八日,盧氏突然見到蓮華現前,阿彌陀佛化身垂手接引,盧氏的身心雀躍不已,急忙索取香水沐浴,面向西方恭敬合掌,一直不斷稱念佛名,然後吉祥臥而往生,當時剛好是正午。到了傍晚,摸她的頭頂,其頭頂溫熱而可灼手,時年三十九歲。
後來,蕅益大師為她著作傳記,並且作讚曰:「令人哀痛的三界生死,是以愛慾為根。此根本若不拔除,哪裡能希望往生西方淨土。西方清淨的蓮華世界,永遠脫離塵緣俗情,此塵世的情緣若能斷除,則淨土的形質才可成就。真是勇猛啊!智福居士,實在是女中英豪。在一日一夜之間,能淨念相繼成就不可思議功德。極樂世界的蓮華臺來接引時,正念分明眼裡看得清清楚楚。對於子母之間的恩愛,能以大智慧如枯木寒冰般地放下。命終時吉祥臥而平靜地往生,永遠地辭別痛苦的六道輪迴。我今隨喜其功德,願共一切的眾生,頓時斷除愛慾的情網,而證入不可思議之門。」(靈宗論)
明 費氏
費氏。湖州(江蘇吳興縣)雙林鎮沈春郊的妻子。費氏年輕時就守寡,以紡織來維持自己的生活,持齋數十年。費氏供養三世佛的畫像及以檀木雕刻而成的觀音大士像。每天誦持《金剛經》一部,及念佛號千聲,無論寒暑都不間斷。明思宗崇禎十一年(西元一六三八年)湖州一帶有大的流行性傳染病,女婿張世茂迎接費氏到他家中居住,而她只攜帶觀音大士的聖像同行。費氏獨自居住一層樓,將每日持經及稱念佛名的功德迴向,祝願此香能夠直達佛的淨土。這樣過了三年,有一天空中有香氣環繞著樓房數日,粉牆上突然湧現出三世佛像,殊勝莊嚴精巧美妙。遠近之人莫不感到驚訝而競相走告,因此前來瞻禮的人日益增多。有的人以清淨的巾布擦拭之,其色澤愈顯光明。又過四年,有一天費氏告訴女婿說:「我想返回故居。」回到故鄉後,費氏便灑掃燒香,禮佛誦經。直到第三天早晨,自己沐浴更衣之後,端坐念佛。到了中午時刻忽然大聲呼喚:「佛來了!我要走了。」接著向大眾告別而後往生。時年七十三歲。(巾馭乘續集)
明 李氏
李氏。劉道隆的母親。李氏年四十歲時,開始持長齋奉持佛法,並開闢靜室一間,供奉觀音大士。李氏每天早晚禮拜佛像,並持念佛號千聲,即使是在大寒大暑的天氣裏也不中斷。曾經刻印《金剛經》布施給他人。每次遇到生日,就告誡兒子及媳婦不要買酒,並且禮懺一日或三日,如此歷經二十五年。李氏即將往生的前一年,曾經延請僧人誦經七天七夜。後來,李氏夢見所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拿一串念珠,展示給她看並說道:「這串念珠送給妳,而念珠的數目,就是妳往生極樂淨土的日期。」仔細一算念珠的數目,是五十三,李氏醒來仍記得夢中的情形。到了明年五月十三日,李氏忽然告訴家人說:「我今天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,請為我同聲唱念佛名,助我往生。」於是兒子媳婦們便坐在她榻前念佛。李氏自己則面向西方,端坐而往生。其子劉道隆敘述其事蹟,以勸勉世人修行。(金剛持驗記)
明 李氏
李氏。黃太宜人(明清五品官吏之母或妻的封贈)李氏。是南京儀制主事(主儀禮制度之官員)建昌人黃端伯的母親。李氏賢明仁慈,志心信樂佛法。晚年時則誦持《金剛經》、《地藏經》日益虔誠。有一天晚上,李氏夢見自己端坐於山頂上,而佛光照臨其身。醒來後告訴兒子說:「我往生西方淨土的時候到了!」不久之後,現出輕微疾病,端坐而往生。(建昌志懸榻編)
清 陳嫗
陳嫗。江蘇常熟縣人。居住在城南,以紡織為業,堅信佛法。平日隨著紡織車的聲音而唱念阿彌陀佛,整天不絕於口,如是三十年而不變。有一天,陳嫗忽然召喚其子前來,告訴他說:「你沒有看見空中的寶蓋幢旛嗎?我將要往生了。」說著便拍手大笑。自己取熱水沐浴完之後,即合掌念佛而往生。此事發生在清世祖順治十年(西元一六五三年)。尚書翁叔元正好微服出巡到此地,聽聞此事,便親自前往探視。只見陳嫗神情專注地端坐著,而房室中彌漫著襲人的香氣。後來,翁尚書於晚年著作的《淨土約說》中,記載其事蹟以做為證明。(淨土約說書後)
清 張寡婦
張寡婦。江蘇常熟縣人。居住在小東門外,平日安於貧苦堅守貞節,一心一意專持佛號,不論在清淨或污穢地方都一心念佛,不曾有絲毫的間斷。後來,張寡婦因下痢病而往生。往生後只遺留下一條破裙,臭不可聞,有人將它丟棄到河流之中,忽然見到蓮華互相交錯盛開,五色光彩燦爛耀眼,散布於水面上。看見的人覺得很驚異,而將裙子取回,並送給某庵,作為佛像前供桌的圍布。此事發生於清世祖順治年間(西元一六四四~一六六一年)。(果報聞見錄)
清 陸寡婦
陸寡婦。江蘇常熟人。年二十歲,喪夫,於是奉持齋戒,一心念佛,從來不曾與人爭執。年六十七歲往生。往生以後,焚燒其衣裙,當餘火燒燼時,忽然見到金光迸出,灰燼中很清楚地有佛像在裡面,共有數十尊。鄉里的人聚集圍觀,看到的人都燒香膜拜。當時是清聖祖康熙三年(西元一六六四年)。(果報聞見錄)
清 楊氏
楊氏。張秩斯的妻子。楊氏的父親楊次弁,是出自於虞山嚴家的教化。由於嚴家世代學佛,所以楊氏從小就歸心於佛法。嫁到張家不久之後,禮僧德真為師,從之受持三五戒,並斷除愛慾。年二十七歲,病危,因而發願求生西方淨土,並在房屋中供奉阿彌陀佛聖像,高聲唱念佛名。經過五天,房屋中便聞到栴檀的香氣。到第七天,楊氏閉上眼睛,一會兒就見到觀世音菩薩告訴她說:「蓮華的種子,已成就一半,另一半就看妳的工夫了。」楊氏問:「從何處著手?」答:「撒手便行。」楊氏聽完即合掌念佛,然後趺坐而往生。(續往生集)
清 江氏
江氏。浙江餘杭縣嚴訒公續娶的妻子。訒公原本就是雲棲蓮池大師的弟子,信奉淨土宗的教法。江氏自從嫁到嚴家後,也非常堅定地信奉佛法。江氏每天早晨雞鳴便起來,然後跪在佛前唱念佛名千聲,接著又持誦諸經咒。凡是佛前供香、燃燭、供茶水等事,江氏都親自去做而不勞動侍婢。清聖祖康熙七年(西元一六六八年)三月六日,早課完畢後,突然覺得身體疲困,於是便回房休息。過了一會兒,江氏忽然大聲說:「觀世音菩薩來了!」便催促準備熱水,沐浴之後,就枕而安然往生。入棺時,臉色紅潤,手足柔軟,好像很快樂解脫的樣子。(淨土全書)
清 徐太宜人
徐太宜人,錢塘徐浩軒的母親。徐太宜人一生非常恭敬地奉持佛法,一心稱念西方阿彌陀佛名號。繪畫佛像為圖,圖的旁邊累計數千圈,以計算她誦念佛號的次數。每一幅圖圈畫完畢之後,就放入黃布袋中。如此持續了數年,而於清聖祖康熙三十四年(西元一六九五年)往生。往生的那一天,其家人在盆焚燒其黃布袋。忽然聽到盆內有爆破的聲音,仔細一看,盆內有五色的光生起,黃袋子的布已燒成黑色而布面上出現樓閣欄楯,重疊於四周。中間湧現蓮華數十朵,華上各有一尊佛合掌趺坐。又出現諸天女恭敬圍繞,一一皆如粉色的畫本,看見的人莫不驚訝讚歎。第二天,拾取灰燼時,看見袋子的背面所現的諸形象,都與袋子的正面相同,只是佛的後面還有一位老母執拂塵隨行。其子徐浩軒為她記下此事蹟。(信徵錄)
清 凌氏、母葉氏
凌氏。法名善益,吳縣人張廷表的妻子。她的母親葉氏,持長齋達四十年,禮古潭和尚為師,每天禮拜《華嚴經》,如此循環不停共拜了三部。母親葉氏年八十一歲時,夢見羅漢現金色身,然後往生。凌氏年四十多歲也持長齋,同樣禮古潭和尚為師。凌氏日夜六時行大悲懺法,並且禮拜《華嚴經》共計二部。凌氏時常在五更起來進入佛堂,其夫張廷表則煮熱湯、準備水果給她食用。晚年專誦大悲咒及阿彌陀佛聖號,求生西方淨土。有一天,觀音大士顯現其聖相,凌氏於是現出病態,並告訴她的女兒說:「佛光滿室,我走了。」說完後即安然往生。時年六十九歲。當時是清高宗乾隆三十四年(西元一七六九年)。其女兒嫁入朱家,也很虔誠地信奉佛法。並且以持誦《法華經》,及念西方阿彌陀佛聖號為平常的功課。朱家的人也因此大多受到她的度化。(善女人傳)
清 余媼
余媼。江蘇徐州宗氏的女兒,是昭月和尚的母親。和尚後來主持揚州高旻寺,便迎接余媼到寺中,並開闢一間房間讓她居住。剛搬進寺裡時,非常地想家,每次與和尚談話,便說到家裡的事。昭月和尚便為她說世間是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等法,勸母親一心念佛,求生西方淨土,但是余媼並未省悟。和尚於是不再與她見面,即使是召請他來也不前往。余媼無可奈何,只好勉強持念佛名,但是總是沒有辦法持續不斷。住了三年之後,才稍微感到熟練,因此而發深信心受菩薩戒,早晚都很虔誠地禮拜。後來,和尚前往探視她,並問道:「是否還很想家呢?」余媼答道:「念佛好!不想家了。」有一天,余媼坐在庭園的前面,向著佛塔而唱念佛名,忽然光芒舒展開來,因而見到金色世界,光明耀眼無有邊際,而原來的牆壁樹林全部摧毀消失。余媼非常歡喜,起身想要靠近,但所見的景象即刻消失。從此以後,余媼六根寂靜,日常的行住坐臥間皆不生起第二念。
經過很久一段時間之後,有一天夢見到了一戶人家,有位婦女即將生產。余媼驚訝地說:「為何到此處,我是要求生西方淨土的人,入胎出胎太可怕了!」於是急忙走出來,因而驚恐地醒過來。余媼早晨起來,告訴和尚說:「我今生的塵緣已經將盡了,請為我召集僧眾唱念佛名,送我往生西方淨土。」照月和尚依從她所說的話請僧助念,余媼於是向著西方坐化往生。此事發生在清高宗乾隆二十七年(西元一七六二年)。(善女人傳)
清 楊媼
楊媼。杭州人,居住在北門外的石灰壩。年五十多歲中風,因此無法活動而僵臥在床上,並且整天呻吟。當時有一位旅亭法師,從京城要回到天目山,正好經過她所居住的地方,她的兒子設齋供養法師,並請他入內探視母親。楊媼頻頻皺眉說:「我病得很重,法師是否有好的藥方能治癒我呢?」法師說:「是有藥方,但恐怕妳不肯服用罷了!」楊媼說:「如果真的有,那有不肯服用呢?」師說:「病從色身而起,色身則由四大假合而成。妳若能捨身,病自然會痊癒。」楊媼問:「要如何捨身呢?」法師答:「妳只要將色身放下,一心一意向著西方淨土,念念不離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是大醫王,能除一切眾生的病。只要能至誠念佛,阿彌陀佛自然會來救妳。」
楊媼又問:「佛真的會來嗎?」師答:「會來!但只怕妳念佛不懇切罷了!」法師離去之後,楊媼於是持念佛名,靜默地觀想西方淨土,一天比一天懇切至誠。過了五個月,楊媼告訴兒子說:「阿彌陀佛來了!四天後我將往生西方淨土,為我請旅亭法師來,我要與他道別。」旅亭法師當時在天目山,無法趕到。預定的時間一到,另外請僧眾十人,共同唱念佛名。楊媼起身坐著,面向西方而坐化往生。時為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(西元一七七一年)。(善女人傳)
清 余氏
余氏。法名真修,吳縣人朱穎符的妻子。余氏年三十二歲守寡,到三十六歲時,開始持長齋並奉持佛法。晚年,將家事託付給媳婦,一心專修淨土法門。年七十歲,在夏秋交替的季節,余氏夢見到了一池畔遊玩。池中有一艘船,載著比丘尼及優婆夷十多人,其中有一人向余氏招手,並說道:「到西方吧!」余氏自己心想:「此時不去,等到歲暮年終時再去吧!」招手的人很快地說道:「只好等下班船了。」
到了九月六日夢見阿彌陀佛現身接引,醒來後自知時至,於是請她所事奉的文岐法師來與他道別。法師來到,因無法找到蓮華,而改以蓮葉送給她。余氏很高興,因而念佛更加懇切,在她的室內室外都能聞到異香。到了十一日清晨,要熱水沐浴並更換新衣,然後端坐稱念佛名。一段時間後,吉祥臥而往生。當時為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(西元一七七一年)。(僧正琦述)
論曰:「十方莊嚴清淨的國土,只有童子身化生,沒有女人之身,而韋提希夫人,因為兒子作惡忤逆,而起心厭離五濁惡世,即得親見阿彌陀佛,受記往生。又《法華經》中,說明受持《法華經》的利益,特別授記女人往生極樂世界。由此可知娑婆世界的女人,與西方淨土,有大因緣。自從淨土宗盛行以來,婦女諸賢,往往能專志懇切於淨土法門,因而一生取辦了生脫死。那些現有丈夫相的男人,看見此事蹟能不感到慚愧嗎?」
往生物類第十
唐 鸚鵡
唐朝時河東裴氏家中,有一隻鸚鵡,因為牠名字曾記載於經典上(如《阿彌陀經》),因此時常喜歡接近經典、並且知道要恭敬經典。主人曾經告訴牠六齋日的戒律,從此以後只要在辰時以後(過了早上十一時),過午之食物,從下午到晚上看都不看它一眼。有人教導牠:持念佛號時,應當由有念乃至無念。鸚鵡聽到此語則抬起頭振動其翅膀,好像能接受且聽得懂的樣子。從此以後,如果有人叫牠出聲念佛,則默然而不回答;如果有人說牠沒有在念佛,牠就大聲念阿彌陀佛。時常在空屋內等待天亮,天亮時便發出和雅的聲音,其音聲溫和就如笙竽一般,念念相續,聽到的人沒有不感到舒適愉快的。
唐德宗貞元十九年(西元八○三年)七月,鸚鵡突然憔悴而不快樂。馴養的人知道牠壽命將盡,於是敲打引磬,告訴牠說:「你將往生西方淨土了,我為你擊磬,希望你要保持正念。」每擊磬一次,牠便念一聲阿彌陀佛,等到十念念完後,便收斂起翅膀收縮雙足,沒有振動也不傾倒,隨即安然而往生。火化後獲得舍利子十多顆。節度使韋皋曾為牠作傳記。(佛祖通載)
宋(瞿+鳥)鵒
宋哲宗元祐年間(西元一○八六~一○九三年),有一位長沙郡人,飼養一隻(瞿+鳥)鵒,俗稱八八兒(八哥)。鵒有一次在偶然間聽到一位僧人念阿彌陀佛,就隨口稱念,從此以後整天不停地念佛,其飼主因此將牠贈與僧人。後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(瞿+鳥)鵒死亡,僧人準備棺木予以埋葬,不久由牠的口中生出蓮華一朵。有人為牠作偈頌曰:「有一隻靈明的禽鳥八八兒,知道要隨著僧人的口念阿彌陀佛。死後埋於平地而蓮華從口生出,我們得生為人的哪裏能不知要念佛呢?」另外,天台山黃巖的正等寺,有一位觀法師,畜養一隻鵒,牠常常隨著人家念阿彌陀佛。有一天早上,站著死於籠中,於是挖土穴而埋葬牠,後來從牠的舌端生出紫色的蓮華。大智律師曾作偈稱頌牠。(佛祖統紀)
明 白鸚鵡
白鸚鵡。是嶺南一位讀書人所飼養的。白鸚鵡早晨一定誦持觀世音菩薩聖號以及白衣神咒。而且又能誦歸去來辭、赤壁賦及李白的詩。有一次早課還沒做完,有人故意引導牠念詩文,牠就靜默不回應。有一天,牠告訴牠的主人說:「我從西方來,還從西方去。」當天晚上,安然而往生。(見聞錄)
論曰:「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藏性。乃至於三惡道中,只要是能繫念阿彌陀佛的眾生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,見佛聞法。我們觀看鸚鵡、(瞿+鳥)鵒的事蹟,哪裡能不相信呢?經云:『寧受地獄苦,得聞諸佛名,不受無量樂,而不聞佛名。』慶幸得為人身,六根完具,而不知念佛。或者更糟的則是反而誣謗、詆毀佛法,這可說是更加自暴自棄的人了!如果是這樣子,雖然得了人身,難道不可惜嗎?」
淨土聖賢錄初編終
附錄:遵式大師校量念佛功德說
《大般涅槃經》云:「假使以一個月之時間,常以衣食,供養一切眾生。不如有人,一念念佛,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。假如鍛金為人,以車馬運載,乃至種種寶物,各滿百數,用來布施。不如有人發心向佛舉足一步。假使有人,以大象車,盡載大秦國中種種珍寶,及以瓔珞,數各滿百,以用布施。猶亦不如發心向佛舉足一步。若以四事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。猶亦不如發心向佛舉足一步,所得功德,無量無邊。」普勸在家而志心信樂於極樂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。每日早晨,著衣淨心,瞻禮佛像,就如同見到真佛一樣,不要讓一天白白地過去。假使公務私事忙碌急迫,也必須堅定心意,有空就進入佛堂,燒香頂禮,重要的是『舉一步向佛』。若有閒暇,早晚都不要捨棄,並且要早晚不拘精進修行。請觀看『一念念佛』及『舉足向佛一步』的功德,如此殊勝。更何況步步念念,旋繞念佛,所滅的罪障,及所得的功德,真是不可思議。(中冊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