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量寿经 (第二十五集) 1989/4 新加坡 档名:02-03-25
【重重诲勉第三十六】
佛在此章经文中,显示恶因恶果应当要知道诫免,要知道畏惧。末后劝导我们要正心诚意,不忘功夫,以免后悔。请看经文,经文都是接著上一章而来的。
【佛告弥勒。吾语汝等。如是五恶五痛五烧。辗转相生。敢有犯此。当历恶趣。或其今世。先被病殃。死生不得。示众见之。或於寿终。入三恶道。愁痛酷毒。自相燋然。】
这一段里面一开头总结上一章所说。『五恶』是造因,就是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饮酒,这里面也包括了十恶业的贪瞋痴慢。『五痛』是说花报,我们这一生的痛苦。『五烧』是讲将来在三恶道的果报。因果『辗转相生』,因能生果,果里面又造因,这因果循环永远没完没了,而且愈是往后世愈是痛苦,为什么?这恶因造得太重,愈造愈重。所以佛在此地特别警告,『敢有犯此』,这敢作敢犯的,实在讲都是迷惑颠倒,他才敢犯。如果对於宇宙人生的事理真正明白、真正清楚,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造恶业。为什么?造恶业后来必定要受恶报,造恶因的时间短,受苦报的时间长,谁愿意干这事情!所以都是迷惑颠倒,他才胡作妄为。所以佛在这里提出警告,我们要记在心里。
下面先说花报,这就是「五痛」,先说五痛。『或其今世,先被病殃』,「病」是病患,「殃」就是灾祸,他会常常遇到。『死生不得,示众见之』,这是大众都能够见得到的,这些事情只要我们自己平常稍稍留意。所以人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,不读佛经,那是很不幸的,为什么?这世间许多事情的确不知道,经上讲「迷惑颠倒」,一点都不错。我们见到有一些人家庭环境都不错,都很好的,可是得这个病,这个病什么医生也治不好,成天躺在床上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现在医生称之为「老人病」。这就是佛在此地所讲的,他必定有恶业牵缠,才会不幸得这样的病。如果他懂得佛法,给诸位说,任何病苦都能够治疗,没有不能治疗的。
我们综合佛经里面所说的,人在世间得病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,第一类,这是生理上的病,这生理病大概都是饮食起居没有注意。所以世间人讲卫生,卫生是保卫生理。生理的病,这是医生可以治疗的,医药能够治疗的,一定要找医生。
第二种病就是冤鬼,冤鬼附在身上得的病。这个病很麻烦,为什么?医药没有用处,医药达不到。所以人是著魔了,冤家债主跟在身上、附在身上,这很讨厌。像我们佛门里面有一本《慈悲三昧水忏》,也许这边同修也常常拜《水忏》的。《水忏》的因缘是唐朝时候悟达国师,他有个冤家对头找到他了,他这膝盖上生了一个人面疮,皇帝的老师,这天下好医生、名医给他治疗都没用处。毕竟他还是有相当的善根,他是十世修行的高僧。这一念之差就贡高我慢,自己认为是皇帝的老师,很了不起了,这一念之差,护法神跑掉了,护法神不护持他了,冤家找到身上来,长了这个疮,几乎把命送掉了。遇到迦诺迦尊者(这是一个阿罗汉),用三昧水给他洗,给这冤家说法,说出他们前世的因果,劝导他这怨要解开,不要再结怨了,《慈悲水忏》是这么来的。
所以像这种冤鬼妖魔附在身上得的病,这是医生没法子的,他治不好的。这些病往往在佛门里面请法师诵经拜忏他会好,为什么会好?这是给他调解。给他修福、调解,他接受了,接受他就去了,你的病就好了。像迦诺迦尊者替悟达国师治的病,他的冤家接受了,接受调解了就离开了,他的病就好了。所以有一些病求佛菩萨调解是有效的,但是你生理上的病,没法子,譬如伤风感冒了,你求佛菩萨没有用处,一定要找医生,要吃药、要打针才有用处的。这是一种。
第三种病很麻烦,就是佛在此地讲的,这叫业障病。是你自己的罪业深重,并不是冤家找来的,也不是你身体不健康,是你自己造业造得太多了,得了这个病,这就是讲的「死生不得,示众见之」。这样的病在我们世间也不少,我们常常可以看到、可以听到得这样的病的人。这种病有没有法子救?还是有救,不能说没救。用什么方法救?真正忏悔,忏除业障,从内心里面发至诚心求忏悔,知道自己过去所造的罪业,从今天起回头,彻底回头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他的病就会好了。所以要真正修忏悔,真正断恶修善。
由此可知,佛法里头常讲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话没错。但是求要如理如法的求,就是要合理、要合法,这个求才会有效果,才会真正能满愿。如果我们所求不合理、不如法,这个求没有用处,得不到效果。有的时候求,反而增加业障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。所以学佛不能不明经,不能不懂道理。懂道理,一定要念经,要常常读诵大乘。
这部经非常之好,理事都讲得很圆融,所以你常常读这部经,一切事理因果你都会清清楚楚。你知道自己一生的遭遇,乃至於看到别人,你晓得是什么因果,你也晓得挽救的方法,自己知道。可是遭遇到苦难的人他不知道,如果他没有善根,你跟他说,他还说你咒他、说你骂他,他听了生气,不但不接受还排斥,所以这就无可奈何了,纵然我们明了挽救的方法,也帮不上忙,这是因缘不具足。这是讲的花报。
下面这一句讲果报,『或於寿终,入三恶道,愁痛酷毒,自相燋然』。人死的时候,我们在旁边观察,也大致上能知道他到哪里去。大凡善终,来生能够到人天两道,他临终的时候,神智一定清楚,不会迷迷糊糊的;人一迷惑,入三恶道的机会就大了。诸位想想,哪一个人头脑清清楚楚的会去变畜生、变饿鬼?这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入三恶道都是糊里糊涂去的。去了以后得到这恶道的身,他才晓得不对了,不对也没法子离开了,脱离不了的。所以是迷惑颠倒非常之可怕,非常可怕。
我们一生的修行,说老实话,就希望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,不要迷惑颠倒,这是福报。我们中国古时候讲五福临门,五福最后一个就是好死,就是死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只要死的时候清楚明白,你就是不学佛,你也决定不堕恶道。所以说好死决定好生,他来生一定比这一生还要殊胜、还要好。死的样子不好、情况不好,恶道的可能性非常之大,尤其是死的时候非常之痛苦,那必定入恶道。所以同修们一定要提高警觉心,认真的修福。
修福里面最殊胜的福报,第一大善、大福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你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派遣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你,你什么样的灾难都遇不到。你只要诚心诚意念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现前就得到这个好处。这不是普通的护法神,是二十五位菩萨来保护你,菩萨从哪里来的?阿弥陀佛派他来的。所以我们这里一起心动念,阿弥陀佛就知道,我们这个心真诚,阿弥陀佛就派遣菩萨来照顾你,来保护你。再看下面经文:
【共其怨家。更相杀伤。从小微起。成大困剧。】
往往小小的嫌疑不能够忍让,彼此两方面都不肯吃亏、不肯忍让,这冤仇愈来愈严重,争执就愈来愈厉害了,所以才有『杀伤』,才有『困剧』,「剧」是剧烈。这些都是教给我们要认识因缘果报的真相,要知道远离一切恶行。所以六波罗蜜里面,忍辱波罗蜜非常重要,我们能忍就不容易造罪业了。下面说出是由哪些事情引起的,引起这些争执、这些怨害。
【皆由贪著财色。不肯施惠。各欲自快。无复曲直。痴欲所迫。厚己争利。】
确实世间小的,是个人与个人的争执;大的,是国家与国家的战争。什么原因起来的?的确不外乎佛在经上讲的这些原则,都是『贪著财色』,不肯布施,不肯忍让,只顾自己,不顾别人。『无复曲直』,个人认为自己是对的,自己强大就欺负弱小,弱小他也不甘被欺负,当然就有反抗。势力是互相消长的,这些都是愚痴。所以总而言之,离不开贪瞋痴慢,这是一切恶业的根本。『厚己争利』,人与人争利,国与国争利,天下怎么有太平!唯有读佛经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,才知道安分守己,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,这是佛教导我们的。下面我们再看:
【富贵荣华。当时快意。】
这是讲你争,彼此争夺,纵然你得到了,得到你是『当时快意』。
【不能忍辱。不务修善。威势无几。随以磨灭。】
这椿事情,前天我参观新加坡的一个蜡像馆,看到二次大战日本人侵略新加坡的时候,你看他那个时候,那些日本军阀真的是一时快意,把这个地方征服住了,英国向他投降了。但是没过两、三年,『威势无几』,他也消灭了,他也向别人投降了,转眼之间。所以你算算他的时间不过四年,四年以后他就跟别人投降了,你想想看,就享受这四年的福报。实在讲,就只享受三年的荣华富贵,造多少杀业?杀多少人?流多少血?他夺了什么去?最后战败了,国家几乎都亡掉了,这是因果报应,的确太快速了。
所以大家看这些历史故事,我们要提高警觉心,你的威势不能长远的保持,会消失的,到消失那一天你怎么办?你当时强的时候,你欺负人,到你衰的时候,人家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你,你感觉如何?如果我们不愿意人家这样对待我,我们强的时候不可以欺负别人。善因善果,恶因是恶报。
【天道施张。自然纠举。茕茕忪忪。当入其中。古今有是。痛哉可伤。】
这是佛一面教诫我们,一面非常的感叹。『天道施张,自然纠举』,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「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」,这个意思就是说种的因必定有果报,果报只是早晚而已。如果造的恶大、造的恶深重,这果报转眼就现前。下面这句『茕茕忪忪』是惊慌失措的样子,就是无依无靠,感觉身心不安,慌慌张张的,是形容这种样子。『当入其中,古今有是』,「古今有是」就是教给我们,你看看古往今来这些历史,你看看过去这些人,善因决有善报,恶因一定有恶报。
孔老夫子一生教人仁义道德,一生积善,没有一个恶念,没有一念说是害人,损人利己,没有这一念,所以他的子子孙孙都好。一直到今天,孔德成先生是他七十多代的后裔,都赢得大众的尊敬,不但中国人尊敬,连外国人都尊敬,听说是孔老夫子的后代,都特别招待。所以人在一生当中不可以存一念害人之心。利己损人的事情不能做,不但不能做,这念头都不可以有,你将来得的果报决定是善的、决定是好的,善因善果,这我们一定要相信。
【汝等得佛经语。】
佛告诉弥勒以及当时在会的大众。这个『经语』就是指这部经。
【熟思惟之。各自端守。终身不怠。】
所以遇到这部经典是无比的福报,没有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因缘,一般佛经你会遇到,这部经你遇不到。这部经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共同弘扬的一部经,是佛度众生成佛的第一经,得到不容易。所以佛在此地教给我们,你既然很幸运,你过去世积的有大善根,你这一生得到了,得到之后要『熟思惟之』。所以你要常常读诵,你要把它念熟,念熟之后,常常想到经里面的教训,经里面讲的道理,你要常常想。『各自端守』,想的时候,我们要把它(就是把这部经)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,变成我们自己的行为。
诸位要知道,这部经是阿弥陀佛的思想,是阿弥陀佛的见解,是阿弥陀佛的行为。如果我们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、见解、行为,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。你想想看,你要不要到极乐世界去?所以你才跟阿弥陀佛真正的同心、同愿、同解、同行,跟阿弥陀佛志同道合,这才叫学佛,这是我们这部经得到了,没有白读了。千万不要以为佛经高高在上,我们天天念,只好跟它顶礼,这没有用处。
要把这部经变成自己,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,这才叫学佛,我要学得跟佛一样,佛是一个榜样,我要向他学,学得跟他一模一样,这叫学佛。所以学佛跟拜神不一样,拜神你永远不能取而代之,你拜上帝,总不能说「将来我要作上帝」,夺他的位子,那不可以的。拜佛不一样,佛是圣人,大圣,菩萨是大贤,佛教给我们要成圣成贤,这个才对的。
『终身不怠』,尽形寿受持,每天要读诵。我是先教给诸位三年当中念三千遍,三千遍念完之后,以后我也不教你了,任何一个人都不教你,你自然会去念。为什么?味道念出来了。现在你不想念,是你没有尝到味道;味道尝之后,欲罢不能,人家阻碍你不念也不行,你还是天天会念,为什么?有味道了,法喜充满!你会认为读经是天下第一乐事。
古人常讲「读书乐」,读书都很乐了,读经(尤其是读这部经),第一乐事,可以说人生最高的享受,读这个经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所以希望你们慢慢培养基础,能够真正尝到味道,你这一生,佛家常讲「离苦得乐」,你马上就得到了。真的一切忧虑、牵挂、烦恼,统统烟消云散了。你所得到的乐,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像得到的,一般人无法想像得到,为什么?他没有入这个境界,他想不到。
【尊圣敬善。】
对於圣贤人要知道尊敬,对於一切善事、善人要知道敬重。
【仁慈博爱。】
诸位要知道这个『博爱』出在佛经上,不是外教讲博爱,佛经上有。佛教出现在这个世间,就以外国人的算法,也比基督耶稣要早六百年,它比我们晚六百年,佛教的历史最长。佛在此地教给我们「仁慈博爱」,就是以平等的爱心对一切众生。
【当求度世。】
『度世』就是要超度这个世间(就是六道轮回),这才是真正觉悟。决定不可以贪念世间,这个世间是讲六道,六道不可以贪念。
【拔断生死众恶之本。】
『生死众恶之本』就是前面前一章讲的五种恶,这是生死根本。『拔断』,「拔」是拔除,「断」是永断。换句话说,前面佛所讲的五种恶业,我要从心里把它断掉。不但我不造作,身口不造作,我心里面连这恶念都没有,从心上把它断掉,这样你就永离三途六道了。
【当离三涂。忧怖苦痛之道。】
这是说纵不能离开六道,也决定不能堕三途。但是诸位要知道,你学佛如果不修学这个法门,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换句话说,你没有办法出离六道,不出离六道,这三途总是有分。这一生好好的修行能够幸免,你来生还能不能继续再修行?靠不住。这一生修行修不少福,到来生一享福就迷惑颠倒了,一享福就把修行这个事情忘掉,所以佛在经上讲叫「三世怨」,第一生修福,第二生享福,享福的时候忘了修福,因此享福就造罪业,就要造很多的罪业。前面讲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富贵的人家他要造这个罪业,好了,福没有了,福享完了,罪报来了,就要堕三恶道了,这叫三世怨。
因此真正觉悟的人,决定不求人天福报,不求这个。不但将来人天福报不求,现在的福报也不求。如果你命里有财富、有福,有福我不享,我把我的福报给一切众生共享,这个好!给一切众生共享的第一大福,无过於弘法利生。
也许会说:弘法利生,我又不会讲经。不会讲经,你可以雇人来讲,不要自己讲,我可以请人来代我讲。你请这些法师大德到这边来讲经,你作功德主,这个法会谁开的?你开的,主人是你,法师是你请来的,请他来。还有一个方法,你如果有这个能力,你在电台里买一个时间,一个星期或者买它一个小时,或者是一次,或者是两次,如果大家统统发这个心,这广播电台可以说是每天都有佛教节目。先从广播电台开始,广播电台费用少,电视台费用就太多了,用广播电台。广播电台广播什么节目?给诸位说不要别的,就是念《无量寿经》。
我们现在念《无量寿经》的录音带,我听说这里做了一千套,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套,同修们都请回去了,可知现在有七百多人在这里念这个经。如果你能够把这个带子在电台上播放,一个星期播两次,一次播一个小时播上半部,下一次播下半部,那你能够叫整个新加坡人统统都念到了。经本我们大量供应,将来印好了之后,我送到此地来。你们大家肯发心,我决定供养一万本经本送到此地来。将来谁听到这广播电台想跟著念,请经本,我们马上经书就送给他。这个功德第一大,第一大善事,希望大家发心。这比什么效果都好,就是带著大家念经,带著大家念这部经,使每个人都能够读诵,每个人都欢喜读诵。然后进一步需要了解里面意思了,我们再求讲解。讲解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在电视台广播,这电台上广播。所以方法非常之多,只要你自己能够把你的福报节省一点,来做这椿好事情。
如果你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,跟诸位说,你要在新加坡做上这么多的好事,新加坡每个人都得到你的利益,你将来一转世,来生一定做新加坡总统。为什么?你跟他缘结得太深了!这个地方的人一见你都欢喜你,一见你都拥护你,你前生跟他结的缘深厚,他自然拥护。你做总统国泰民安、天下太平,为什么?你用善,结的是善缘,这一定道理。这是说你不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会得这个大福报。
【若曹作善。云何第一。】
这讲你们大家修善,什么是第一善?佛跟我们说:
【当自端心。】
『端心』就是儒家所讲的「正心、诚意」,心要正,意要诚,也就是佛法里面讲的「发菩提心」,菩提心是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前面给诸位说过,此地不再讲了。心正了,当然身就正了。
【当自端身。耳目口鼻。皆当自端。】
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讲的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佛教给我们六根清净,此地这一句话就是六根清净的意思。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。『皆当自端』,要清净。
【身心净洁。与善相应。】
清净就相应了,保持你的清净。下面开示是教我们要戒勉的。
【勿随嗜欲。】
『嗜欲』就是嗜好、欲望,你可不能这个心随著你自己的欲望,随著你自己的嗜好,那你的身心就不清净。这是第一个要戒除的。换句话说,怎样戒法?就是忍辱,要忍一点。譬如说我们看到很好的衣服想买了,忍一忍,我这衣服还可穿,何必浪费,我们把钱拿来做功德多好!菜市场看到想吃的,我能省一点,这就够了,只要吃的营养够了就可以了,何必讲求口味!你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,能够自己忍一点,你就修了很多的福,不要随自己的嗜欲,这个不好。
【不犯诸恶。】
能忍才会不犯。
【言色当和。】
前面一句是讲的身业。『言色当和』,讲言语、颜色、容貌,和颜悦色,这是讲的口业。
【身行当专。】
这一句尤其重要,世出世法都要『专』。在世间法里面,我们学一个行业,学一个专业,为什么?我们生在世间需要生活、需要养家,有一个正当职业,我能够养家活口就可以了。不必跟人家比赛富贵,不干这个傻事情,那是愚痴,痴人才干这个傻事情,聪明人、有智慧之人不干这个傻事,不跟人家比赛奢侈。
出世间法,就是佛法里面也要专学一门。佛教大乘十个宗派应当专修一宗,容易成就;如果专修一部经,那是更容易成就。专修一部经,给诸位说,五年就成专家了,十年可以说世界第一。你想想看,哪个人在一部经用了十年的功夫?这不是说我们的智慧才华超过别人,不是的。我们的心力集中,时间超过人,力量集中超过人,因此你的成就必然超过一般人,这是一定的道理的。所以世出世间法要知道专一,尤其是我们这个法门,提倡的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
【动作瞻视。安定徐为。】
这是教给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举止仪态要大方、要端庄、要稳重,这个样子自自然然你就能影响别人。儒家说「君子不重则不威」,你的威德自然能够感化一方,然后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,成就无量功德。所以要学稳重、要学大方、要学安详。
【作事仓卒。败悔在后。】
『仓卒』就是慌张,没有秩序、没有条理,凌乱草率,这样做事后来会失败的。所以一个人稳重非常重要,不管在什么时候不慌不张。
【为之不谛。亡其功夫。】
这是讲做事情草率、放逸,这是没有周密的思考,不稳重,到后来一定是失败,后悔把『功夫』丧失掉了,这是非常的可惜。由此可知,威仪对於我们一个人,无论世出世间法,成功、失败有密切的关系。所以佛的《戒经》里面,实在讲戒条不多,威仪占得很多。你看沙弥十条戒有二十四门威仪;比丘戒虽然讲两百五十条,其实真正的戒律,前面「四重」,后面「十三僧残」,所以总共戒条只有十七条,其余的全是属於威仪。由此可知,刚才跟诸位讲的稳重、大方、安详,这是世出世间圣人都要求我们的,这一定要讲求,要努力的修学。请看底下一章:
【如贫得宝第三十七】
章题是从譬喻上建立的,这一章说的是善因善果。劝勉我们精进,要修善、要断恶。
【汝等广植德本。勿犯道禁。忍辱精进。慈心专一。】
这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开示,一定要牢牢记在心头。『广植德本』,这一句是说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就是广植德本。『勿犯道禁』,「道禁」就是指前面所讲的五戒,五种恶行,五恶、五痛、五烧,就是指这个,都是本经上所讲的。『忍辱精进』,经上一再给我们讲到「忍辱」,真是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四,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。要「精进」,「精」是纯而不杂的意思,精纯;「进」是要进步,不要退步,要求进步。
『慈心专一』,以大慈悲心专一,个人修行也专一,教导别人也专一。不要看著末法时期,不要看到现在世界这么乱,乃至於是将来还有大的灾难,距离我们现在可以说不算太远。在这个时期,善根、福德深厚的人还很多。所以你是专一宣扬这个法门,专一这个法门接引众生,劝导众生,这相信的人还是不少。我在世界各地方走,每到一些地方,都有人真的相信、真的肯干,可见得不是没有,每一个地方都有。如果我到那个地方去,真的一个人都没有,我下次再不去了,去没有意思!
在台湾南部有一个老法师,是台湾人,非常难得,有人说他有神通,到底是真的假的,我也不晓得,不过我很尊重他。他常说这世界上现在是天下大乱,有很大的苦难,这世界上有三个福地,他讲第一个福地是台湾,第二个福地是新加坡,第三个福地是欧洲的瑞士。他说只有这三个地方不会遭难。我们想想是有道理,为什么?你看看这是第一难信之法,新加坡居然有这么多人相信,这个地方当然是福地,这没有话说的,决定是福地。所以他有没有神通我们不管,我们只看现场,我们就晓得这个地方是有福地。福地福人居,这么多有福的人在此地,这个地就有福了。所以要「慈心专一」,修专一,弘扬专一。
【斋戒清净。】
『斋』是讲心,就是心地清净。在小乘里面讲「斋」是讲过中不食,就是日中一食,这个叫斋。大乘法里取它的精义,心地清净,身心清净,这个是斋。『戒』要清净,前面讲的五戒、十善,五戒、十善要清净,心地要清净。
【一日一夜。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】
我们在这个世间,不要认为这个世间不好,实在讲,你要是真正明了的话,这个世间修行实在是相当理想。为什么?佛在此地明白告诉我们,你在新加坡修行一天一夜,等於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,哪有不好?好!怎么不好?这样说起来,为什么我们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?在此地修不是很好?好是好,这个地方是大涨大跌,要是修成功,这是一步升天了,大涨;要是掉下去,一下就掉到阿鼻地狱去了。是大涨大跌。说实在话,涨的人少,跌的人多,所以这很危险。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是修行进步没有我们这边人快,但是他平稳,他没有涨跌,他是平平安安的,他一生决定成功。你想想看,这是我们能够以反省可以想得到的,西方世界一切顺心,你没有烦恼。
今天在这个世间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天天都是麻烦的,你能够在这个环境里头清心寡欲,这个功夫了不起,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。所以说不要多,你一日一夜身心清净、一尘不染,你这一天的功夫超过西方极乐世界人修行一百年,所以大家要努力。底下说明这个道理。
【所以者何。】
为什么?
【彼佛国土。皆积德众善。无毫发之恶。】
这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好,不会堕落,不会让你生烦恼。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椿事情不是称心如意的。我们这个世间所谓是「不如意事常八九」,现在说老实话不止八、九,你这一生当中八、九不如意,你还有一、两分如意的?一、两分都没有了。今天你遇到佛法了,我还有一分,这一分是什么?学佛了。除了学佛之外,没有一样是如意的。学了佛还有很多人来障碍你,还有很多人来找麻烦,可见得这个世间修行相当不容易,不容易而能修,这就可贵了,所以诸佛都赞叹。
【於此修善。十日十夜。胜於他方诸佛国中。为善千岁。】
这是讲他方净佛国土。为什么?
【所以者何。他方佛国。福德自然。无造恶之地。唯此世间。善少恶多。饮苦食毒。未尝宁息。】
末后一句话就是我们现代社会人生的写实,释迦牟尼佛生在三千年前,把我们今天社会的状况说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『他方佛国』土,这清净国土不是没有恶,有恶,恶少善多,就好像我们这个世界在一千年、两千年前的时候,人心淳厚,厚道,所以不欺人。我记得我在小时候,大概在小学时代的时候,那时候的社会跟现在社会不一样,买东西可以欠帐的,欠帐可以不要写字据的。你看看这商人跟顾客他就有这样的信用,他知道你拿去不会赖他帐的,甚至於时间久了,自己忘掉了,欠帐的人自动到时候把钱送来,这才想起来,不记帐的。你就晓得那时候人心多厚,不欺人。
不像现在,现在记了帐、订了契约还后悔,还想方法来欺骗你。现在人心跟那个时候不过五十年而已,这五十年,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了,我们看到心里非常之痛心、非常之难过,真的整个世界颠倒了。你看我们中国文字横写的,从这边(右)写到这边(左)来,现在从这边(左)写到这里(右),颠倒了,看了真难过,整个颠倒了。现在把颠倒认为是当然的,那个是正规的,那个是反常的,你说怎么得了!所以人与人当中诚信,大家认为这是奇怪,这是不可思议的,大概人头脑不正常,才会诚心诚意待人。这狡诈欺骗,这个人很能干聪明,他真有办法,他会骗人,所以往后这个果报就不可思议。
所以佛此地讲这个世间『善少恶多』,现在善太少太少了,这个恶,我们六根接触的,普遍都是的。所以我们今天饮的是苦水,吃的是毒。饮的水里面有清洁剂、化学的东西在里头,都不正常;吃的东西,种植的东西都有农药,而且农药都下得很重。譬如肉,我听说这个肉,这杀猪的时候都给它打针,那些针都是有毒的;牛奶,过去台中李老师一听说,牛奶不敢喝了,为什么?听说牛也是打针的。他说我们这一天三餐哪里叫吃饭,是三餐服毒!所以现在人这个身体奇奇怪怪的病很多,从哪里来的?饮食来的。蔬菜,蔬菜有农药,台湾的农药尤其下得重,所以青菜要洗很多遍,生菜没有人敢吃的。在外国,外国也有农药,但是外国人还讲一点人道,农药不敢用得太重,不敢用得很重,他们检查的罚款罚得很重。如果发现用的药对人体有伤害的话,这批货物马上就丢到海里面去,就丢弃掉,所以他们用的药分量是比较轻,不伤害身体。所以现在的饮料确实都是化学做的,所吃的东西不是天然的。所以不像从前,从前人吃的东西吃天然的。
我有一次遇到一位老人,这个老人跟我关系也相当深厚,他不学佛,我就曾经问他一句话,因为他的年龄跟我母亲同年。我请教他一个问题:你们现在吃肉,吃这鸡肉、猪肉(这我们中国人吃得最多的),我说就你记忆当中想一想,你现在吃这肉的味道,跟你五十年前吃的那个鸡肉、猪肉的味道一样不一样?他想了半天说:不一样,没有从前的好吃。从前鸡跟猪是自然养的,让它在外面乱跑的。现在的鸡从孵出来之后,一生就养在那个笼子里头,等於说那个人生下来就关监牢狱,关了一辈子,然后拿出来杀,你说它的心情怎么愉快!它那个肉怎么会好吃!以前的鸡,大自然,它心情愉快,它那个肉大概味道不一样,我想像当中。我问他,我是很多年不吃这个东西了,在我猜想当中,一定不是味道,一定味道不好,你们为什么还要吃这个东西?现在猪也是如此。
动物可怜,都关监牢狱,我们看到的确是非常可怜,这都是有因果报应。以前你说做畜生,变鸡、变猪,它一生还有相当多自由的活动,不过临命终时被杀而已。现在可怜,一生下来就被关在监牢狱里头,一直关到最后还是免不了一刀。可见得现在畜生比从前畜生苦得太多了,这是要觉悟的,要认识清楚。再看下面经文:
【吾哀汝等。苦心诲喻。授与经法。悉持思之。悉奉行之。】
这是佛大慈大悲怜悯我们一切众生,所以苦口婆心在这里教诲、劝喻。『授与经法』,就是把部经传授给我们,希望我们要受持、希望我们要读诵、希望我们常常忆念,『悉奉行之』。
【尊卑。男女。眷属。朋友。转相教语。】
凡是你认识的人,你都应当要劝导他,听不听是他的事情,我们要尽到责任,一定要尽到责任把这个劝告他。眼前劝他,他不听,不足以为怪。自己要认真修行,修个两、三年,自己相貌也变了,苦恼没有了,快快乐乐的,他会问你:你为什么这么快乐?我的日子这么苦,你为什么快乐?我依照《无量寿经》修的,我教给你你不干,你要是干,你不就跟我一样快乐,一定要做。所以过几年,慢慢的他们都相信了,这样你就把这些人统统都度了。
所以现在他不相信也跟他讲,不要怕毁谤,毁谤无所谓。不要说我跟他说这个,他又谤佛,让他造罪了,没那么严重,为什么?我们眼睛看得清清楚楚,他过几年会回心转意,他会认真修行,会护持佛法的。你看看过去祖师,蕅益大师、印光大师年轻的时候都谤佛,谤佛、谤法,后来他明白了,成为一代祖师,自行化他,这个是不怕的。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这些亲戚朋友、给认识的人要结佛缘,特别是结这个最殊胜的法缘。
【自相约检。和顺义理。欢乐慈孝。】
这是教给我们自己要做到的,自己对自己要检点、要约束,这就刚才讲的要忍辱是一个意思,对自己要节俭、要约束。『和顺义理,欢乐慈孝』,慈悲一切,孝顺父母。
【所作如犯。则自悔过。去恶就善。朝闻夕改。】
如果自己有过失这是免不了的,为什么?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总会犯的。犯了知道,犯了不是不知道,知道之后要忏悔,为什么今天我又起一个恶念,为什么今天我又做一个恶事。自己要能责备自己,要能够改过自新,这叫真正忏悔。『朝闻夕改』,这是说改得快,觉悟了马上就改。
【奉持经戒。如贫得宝。】
这章章题从这一句来的,就好像非常贫贱之人忽然得到宝物,发了大财了,你看他多欢喜。以这个来形容这『经戒』不容易,「经」就是指这部经,「戒」就是指前面五恶、五痛、五烧,特别是指这个戒。
【改往修来。洒心易行。】
过去所有一切的过失统统把它改过来,这个就是真正的修行。『行』是行为,错误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,叫做修行,这「修行」两个字的意义一定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『洒心易行』,这「洒」跟清洗的「洗」是一样,把心里面肮脏的东西洗得干干净净,把我们的行为全部换过来。从前不好的行为,现在统统换成善行、好行为。
【自然感降。所愿辄得。】
『感』就是感应,我们有感,诸佛菩萨一切善神自然降福於我们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「感应道交」。所以你有愿决定可以得到的,「佛氏门中,有愿必成」。
【佛所行处。国邑丘聚。】
『国』是一个国家,『邑』是都市,『丘聚』是乡村。
【靡不蒙化。】
这「佛所行处」,简单说就是佛教所在之处,佛陀教化所行之处,这个地方国土决定是吉祥的。
【天下和顺。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。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。兵戈无用。】
这是讲佛陀教化所行之处,这一个地方决定是吉祥富足的,所谓是天和地利。第一句是讲的人和,『天下和顺』,人和。人和之后就感应到天也和了,『日月清明,风雨以时』,天也和了。这在佛法里面讲的是依报的环境随著人心转,人心善,那是日丽风和,所以才能感到天和。『灾厉不起』,这是时也和了,这太平时候。
【崇德兴仁。】
大家尊崇道德,每一个人心里面都能够兴起仁慈之心。
【务修礼让。】
『务』是务必。这一句很重要,这是前面一切吉祥的因缘,为什么会有这么好?使大家都知道『礼』,都知道『让』,都能够明礼,都能够忍让。
【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。】
『强』不会欺负弱者的。
【各得其所。】
这个真正是天下太平,这种太平从哪里来的?是佛陀教学所行之处才有的。这椿事情,诸位要是详细去念中国的历史,你会发现中国在历代国力最强盛的时候,人民生活过得最好的时候,就是佛教最兴的时候。佛教一衰,国力也衰了,老百姓痛苦都来了。你从中国这两千年的历史,诸位仔细去看,它这个兴衰跟佛陀教化真的成了正比例,这是两千年的事实,应当记取,这个不是侥幸,不是恰恰好遇到的,不可能,不可能每一次都是这么恰好遇到的,这个有关系。所以佛法是世出世间最好的教育。
【我哀汝等。】
释迦牟尼佛说,佛是哀怜我们一切众生。
【甚於父母念子。】
佛陀对於一切众生的爱护、怜悯,超过父母对子女。
【我於此世作佛。以善攻恶。】
这就是用善法来劝你改过,来对治这些恶法。
【拔生死之苦。令获五德。】
『五德』就是五种戒德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
【升无为之安。】
『无为之安』就是成佛。如果不把你提升到成佛,证到圆满的佛果,佛的教化不算是圆满,不算究竟。所以一定要教你成佛,这才算究竟。
【吾般泥洹。】
佛预先说了他将来要离开这个世间,也要走。
【经道渐灭。】
佛的经法、佛的教诫也逐渐逐渐会变质,会衰退。
【人民谄伪。】
这个一段是佛的预言。
【复为众恶。五烧五痛。久后转剧。】
这个预言现在兑现了。现在这「恶、烧、痛」是加速度的在增长,好像立刻就要崩溃一样的,加速度的在增长,没有办法止得住的。每一个人都有贪心,你叫他不贪,做不到,不可能的事情,尤其他还有理由,「那些人都贪,我为什么不贪?那么多人都盗,我为什么不盗?」这没有法子!这就是现在所谓潮流,已经变成潮流。这是五恶、五痛、五烧的潮流,这怎么得了!佛在这此地预言我们现代的社会,是『久后转剧』。
【汝等转相教诫。如佛经法。无得犯也。】
我们今天正好生在这个潮流里面,真是苦不堪言。我们自己觉悟了,非常非常幸运,遇到佛法,不但遇到佛法,遇到佛纯正第一法,这个难得。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的修学,用我们智慧、用我们的能力影响我们的家亲眷属、邻里乡党。将来这整个世界有劫难,这是共业,共业里面还有不共业,还有别业。
所以在大的洪流里面,还有小小的这一块不会被波及的,这要靠我们自己努力。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,可以说没有法子幸免,你想不被洪水吞食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训,不要认为佛所说的不符合社会潮流,那你的想法就错了。不符合潮流是真的,这个潮流不是个好的潮流,是恶的潮流,佛教给我们逆流向上。
【弥勒菩萨。合掌白言。世人恶苦。如是如是。】
弥勒菩萨也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听了佛讲的话,他马上就能够明了,就能够觉悟世人之苦,确确实实像佛所说的。
【佛皆慈哀。悉度脱之。受佛重诲。不敢违失。】
前面佛教诫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接受依教奉行。这一段又说了,真是的确显示出佛的苦口婆心,救度一切众生的心非常的殷切。
我们再看底下一章,底下一章才能看出佛的彻底悲心。前面这都是言教,劝导你们,你们如果不相信怎么办?再拿出证据来给你看,你看到证据,这不能不信。这就是佛门常讲的「三转falun」,前面「示转」,这一段「劝转」,苦口婆心劝你,劝你再不听,再示现,这是「证转」,给你来作证明。
【礼佛现光第三十八】
这一章是本师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这两位如来加持当时在会的大众,叫一切大众亲眼看到阿弥陀佛,亲眼见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不能不相信了。所以这三转falun,到了作证转,我给你作证明,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假的。
【佛告阿难。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。】
『无量清净平等觉』就是无量寿佛,无量寿佛的别名。
【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国土。】
这句话说:你们想不想见阿弥陀佛?想不想见极乐世界的菩萨、罗汉,以及他们那个地方的国土,你们想不想?当然大家想见,这一定道理。前面佛说了,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好,没有见过,能见到那当然太好了。佛又说了:
【应起西向。】
你要想见就站起来,你起立面向西方。哪个西方?
【当日没处。】
就是太阳下山的方向,你向西方。
【恭敬顶礼。称念南无阿弥陀佛。】
这是佛教给大家的方法,你想见西方极乐世界,你就照这个方法做。阿难尊者很乖巧。
【阿难即从座起。】
他很快,他年岁轻,马上就起来。
【面西合掌。顶礼白言。】
他就白世尊言了。
【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供养奉事。种诸善根。】
他就说了,所以他就依照释迦牟尼佛教给他的方法,马上起来向西方顶礼,念南无阿弥陀佛。
【顶礼之间。忽见阿弥陀佛。】
阿弥陀佛你看感应这么快!他这里顶礼,头还没抬起来,阿弥陀佛现身已经在他面前了,这感应太快了。
【容颜广大。】
阿弥陀佛现的身相非常之大。
【色相端严。如黄金山。高出一切诸世界上。】
这相现在空中,而且这个相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看得很清楚。
【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。称扬赞叹。阿弥陀佛种种功德。无碍无断。】
不但见到阿弥陀佛的身相,同时还听到十方一切诸佛统统都在赞叹阿弥陀佛、赞叹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,这部经就是赞叹阿弥陀佛的。由此可知,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讲《无量寿经》的,统统在讲,统统是苦口婆心劝导一切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。『无碍』是讲佛的辩才无碍,『无断』是这个说法从来没有中断过,一直都在说。
【阿难白言。彼佛净刹得未曾有。】
阿难看到就说了,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庄严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,没有见到过的。所以他接著也就发愿了。
【我亦愿乐生於彼土。】
阿难这时候发愿了。所以阿难尊者在什么地方?他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。经上讲的,已经发愿的,已经往生;当发愿者,当生;今发愿者,今生。阿难那时候发愿,他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。我们将来往生,阿难一定跟著阿弥陀佛一起来迎接我们,为什么?我们念的经是他结集的,阿难与我们的缘很深,我们跟他的关系很深,所以他一定随著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。
【世尊告言。其中生者。已曾亲近无量诸佛。植众德本。汝欲生彼。应当一心归依瞻仰。】
这一句是佛教给他求生净土的条件,我们要记住。佛跟阿难讲,阿难是我们的代表人,给阿难说就是给我们说,一定要直下承当。不要说这是佛给阿难说的,与我不相干,那你就错了,你就大错了!阿难是我们的代表,这就是佛给我们说的。
这个地方大家要留意,『已曾亲近无量诸佛,植众德本』,这都是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修,不管你对这个法门是久学还是初学,不管你今天听了信还是不信,总而一句话,佛都给你受记了。你过去生中已经亲近无量诸佛,种了德本,为什么?你要不曾有这样殊胜的善根福德,你这一生当中遇不到这一会,遇到这一会,你也不能在这里坐两小时,或者听一、两句就跑掉了。你能够在这里坐两小时,听了还是不相信,你还是过去生中「无量诸佛,植众德本」的人,不是简单的人物,普通一般人在这个地方,这小板凳上坐不住的。你不是简单的人,非常人物。
现在你这一生要去,佛这里教给你的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了,『应当一心归依瞻仰』。这个地方「一心归依」,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提到过,是皈依《无量寿经》,是皈依阿弥陀佛。「归」是回头,「依」是依靠,我从今之后,从今天起我学佛,过去我学了拉拉杂杂许多法门,我统统不要了,回头!回头依靠这一本《无量寿经》。以前念了很多佛、很多菩萨、很多经咒,从今天起不念了,专念阿弥陀佛,这叫皈依,这叫「一心归依」,皈依这一部经,皈依一句万德洪名,皈依「南无阿弥陀佛」这句圣号。一生一部经、一句名号,你就决定往生,决定成佛,千万不要错了。这是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第二次教诫我们的,我们看到讲「一心归依瞻仰」第二次,实在是难得。
「瞻仰」,你家里供佛像,说老实话最好供一尊,顶多供三尊,西方三圣,不要再供太多了,太多了分心。供一尊,我一天到晚想的就是一个人;供养多了,看到这个、看到那个心就乱了,精神力量就分散了。所以你又想「这个佛菩萨像我已经供了好多年了,现在我不供他,恐怕他要怪罪於我」,这都是你的胡思乱想,这都是你的业障。你把这些佛菩萨像请走,那些佛菩萨一个个合掌欢喜,你总算是找到一条明路了,不会怪你的,为什么?一切诸佛菩萨都希望你赶快成佛。你现在已经选择成佛之路,他怎么不欢喜!决定不会得罪的。真正要得罪了,今天我告诉你,那个罪我一个人承当,你们不要害怕,我教你的,你们各个成就。
【作是语时。】
这是释迦牟尼佛说完这个话之后。
【阿弥陀佛即於掌中放无量光。普照一切诸佛世界。时诸佛国。皆悉明现。如处一寻。】
佛看到阿弥陀佛手掌放光,光中现出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这境界不可思议。而且所现的,叫你看清楚到什么程度。『如处一寻』,「一寻」是八尺,就像面对面八尺距离这样,能看得这么清楚。这是讲你看一切诸佛世界,这是阿弥陀佛神力加持,真正不可思议。
【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。极清净故。於此世界所有黑山。雪山。金刚。铁围。大小诸山。江河。丛林。天人宫殿。一切境界。无不照见。】
这是讲佛光照到我们娑婆世界,这些境界只有平常佛在经上讲的,我们平常一般人看不到的。铁围山在哪里?须弥山在哪里?『天人宫殿』在哪里?欲界天、色界天在哪里?平常都看不见,现在佛光一照,统统都现形了,全都看见了。不但阿难一个人看见,当时在会的比丘众一万两千人,菩萨众更多,还有居士,清信男、清信女(男居士、女居士),总共在会几万人大家都见到,这是事实,这不能胡造谣言,大家统统都见到的,这是给我们做见证。
我们要相信,千万不要说这是佛书上写的,恐怕未必是事实。你看看经一展开「如是我闻」,阿难所讲的句句都是真实语,何况这个事情当时见到的那么多人,决不是一、两个人敢造谣言的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我们再往下面看,这些文好懂,不需要细讲。
【譬如日出。明照世间。】
这是用比喻,好像我们在夜晚,我们看外面看不清楚,白天太阳一出来,外面景观统统看清楚了。这就好比佛光不照的时候,欲界天、色界天、六道我们看不到;现在佛光一照,六道统统看到了。这是讲的天道。下面:
【乃至泥犁。】
『泥犁』是地狱。
【溪谷。幽冥之处。悉大开辟。皆同一色。】
整个六道呈现在面前,天、人、修罗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统统都看到了,这是佛光照见的。
【犹如劫水弥满世界。其中万物。沈没不现。滉漾浩汗。唯见大水。彼佛光明。亦复如是。】
这是用『大水』来做比喻,好像大水把所有一切万物统统淹没掉了,只看到一片水。所以他这个形容讲只见到一片佛光,光中现这么多的境界,六道轮回、十方诸佛刹土,统统在光中显现。佛光尤其是不可思议。
【声闻菩萨。一切光明。悉皆隐蔽。唯见佛光。明耀显赫。】
本来佛也有光明,菩萨也有光明。但是佛光太大了,菩萨的光明在佛光之下,显得像太阳底下点这个油灯一样,显不出他的光明,这都是形容佛光无比。
【此会四众。】
出家男众、出家的女众,在家男众、在家女众,这就把当时法会里的所有一切大众统统说到了。
【天龙八部。人非人等。】
除了我们四众弟子之外,在会听经的,还有『天龙八部』,还有许许多多善鬼善神,都来参加这个法会。
【皆见极乐世界。种种庄严。】
可见得大家统统都见到,经文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,每一个人都见到,连这些鬼神统统见到。
【阿弥陀佛。於彼高座。威德巍巍。相好光明。声闻菩萨。围绕恭敬。譬如须弥山王。出於海面。明现照耀。清净平正。无有杂秽。及异形类。唯是众宝庄严。圣贤共住。】
这一段是大家看到的极乐世界的情况、极乐世界的景观,当时大众所见的,跟经上所讲的一样,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统统展现在面前了。
【阿难及诸菩萨众等。皆大欢喜。踊跃作礼。以头著地。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。】
这是梵语,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南无阿弥陀佛。所以大家看到本来阿难一个人顶礼求见,这西方极乐世界展现在面前,每一个人都顶礼了,每一个人都念佛了。这是真的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这两位如来,把这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,教每一个人亲自看到。再看底下经文:
【诸天人民。以至蜎飞蠕动。睹斯光者。所有疾苦。莫不休止。】
这是讲到一切众生,包括到畜生。讲到畜生,畜生就代表三恶道,也就说六道众生。今天有这个殊胜的缘分见到佛光,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,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,所有这些疾苦统统都消失了。
【一切忧恼。莫不解脱。悉皆慈心作善。欢喜快乐。】
这是真正见到了,所以一心向善。这个意思就说明,对於释迦牟尼佛前面所讲的完全承当,完全承认了,从今之后,一心一意依教奉行。知道将来要去的地方,知道了!诸位要知道,他们当时在会所看到的,阿难尊者一再转告给我们,等於我们亲自见到没有两样。阿难他们亲见,我们亲闻,这不是传闻,亲闻!所以应当要相信,决定不要怀疑。怀疑,吃亏的不是佛,吃亏的是你自己。
佛劝你到那个地方去,你往生了,阿弥陀佛又不给释迦牟尼佛颁奖状,所以统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,诸位一定要晓得,佛完全为众生好,与他自己实在讲没有相干的。你要说「佛度这么多众生,佛有功德了」,你们看念念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上佛把这个功德统统否定掉了。功德是谁的?是你自己的。你自己度自己,佛没度你。佛不过是把这消息告诉你,把这事实告诉你,把这往生的方法告诉你。你听了之后,是你自己聪明,你能够依教奉行,你成就了自己的功德,这是应当要能够体会得到的。
【钟磬琴瑟。箜篌乐器。不鼓自然皆作五音。】
这就是天乐盈空,天上的音乐,这都是来供养赞佛的。
【诸佛国中。诸天人民。各持花香。来於虚空散作供养。】
这个情况也真的见到了,佛常常在一切大乘经上说,十方无量无边菩萨常常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闻法供养,这个大家都看到。等於说把极乐世界统统变现在我们眼前,全都看到了。
【尔时极乐世界。过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。】
实在讲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国土,『百千俱胝那由他国』要算成中国的话,就是十万亿佛国土,就是十万亿。
【以佛威力。如对目前。如净天眼。观一寻地。】
这样的境界,十万亿佛国土之外的极乐世界,现在阿弥陀佛、释迦牟尼佛的神力把它搬到我们面前,让我们每一个人看。看到的距离,就像距离八尺这么远的样子,看得这么清楚、这么明白。
【彼见此土。】
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人、那些菩萨看我们这个世间,同样的也就面对面了,面对面看得清清楚楚。
【亦复如是。悉睹娑婆世界。释迦如来。及比丘众。围绕说法。】
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《无量寿经》,他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的,看到也欢喜,也笑笑的,我们这边看到他也欢喜,这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一会跟释迦牟尼佛这个法会,法会跟法会见了面了。在这一章里面,诸位要晓得,这一章讲的这是三转falun里头的作「证转」,给我们做了证明。如果这个不相信,那真的就是没有法子了,那就是佛经上讲的「一阐提」,没善根了。好,我今天晚上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