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文集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认识佛教 >> 认识佛教 >> 内容

为什么要专修?什么叫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?何谓夹杂?【净空

时间:2012-3-19 12:46:00 点击:3347

 

为什么要专修?什么叫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?何谓夹杂?【净空法师】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万人专修万人去极乐

       念佛是成佛的方法。不但是释迦牟尼成佛用这个方法,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成佛都用这个方法。《华严经》上讲:“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,唯有念佛,他才做佛。”十法界统统是心变的。念佛就变成佛,念菩萨就变成菩萨,念罗汉就变成罗汉,念人变人,念鬼变鬼。难道有人愿意变鬼吗?有很多人没死之前烧纸钱等,准备死后享用,这不是要去做鬼吗?如其已作,当禀明于佛:弟子某唯求往生,前所寄冥资愿皆赈济孤魂。难道还有念地狱的吗?有些人虽不念地狱,却在念地狱的因。有因当然有果。地狱的因是什么?嗔恚。饿鬼是贪欲,畜生是愚痴。你念念在念贪嗔痴,就是念念在造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因。
 
       现在有许多人要想消业障,就去念地藏菩萨。难道念阿弥陀佛不能消灾吗?不消灾怎么能成佛?念菩萨,灾可以消掉一些,但消不究竟,他是菩萨么!念阿弥陀佛呢?那会消得干干净净。大家不懂啊!为什么不念《无量寿经》,却去念《地藏经》?为什么不去念阿弥陀佛,却去念观音菩萨?不是说念《地藏经》不好,念观音菩萨不好,都好。但没有念阿弥陀佛好,阿弥陀佛第一啊!没有念《无量寿经》好啊,《无量寿经》是一切经里面的第一位,阿弥陀佛是一切法门里的第一门。这个第一法门不要,去学第二第三法门,这不算聪明人啊。你不要以为我不念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会不会怪我呢?我不念地藏菩萨,地藏菩萨是不是就不帮我消业障呢?这种想法是以凡情测度菩萨的心量。每一尊菩萨都希望你赶快成佛,那他是欢喜到了极处。你成菩萨,他只好说,“也好,比小乘好些。”它不圆满啊,唯有成佛圆满!

       真正要想做佛,选择了这个法门,一生不改。从今天起,只念阿弥陀佛,只读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其他什么也不念了。你要下这个决心,十方诸佛没有一个不赞叹你的,十方一切菩萨没有一个不对你尊敬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你马上就要成佛了。如果你既念这个,又念那个,这就是杂修。善导大师讲:杂修,一万个修行人当中,难得有三五个往生的。我们能成为那三五个人吗?靠不住!所以一定要专修。专修的人,身常礼阿弥陀佛,口专念阿弥陀佛,心专想阿弥陀佛。善导大师又说:如果专修,一百个人修,一百个人去;。一千个人修,一千个人去;一万个人修,一万个人去。你看,专修与杂修相差得太远了。  
 

       夾雜的人修行,一萬個當中難得有三、五個往生,他不是專修!專修的人是決定往生,萬修萬人去,一個都不會漏掉的。所以雜修不如專修!千萬不要誤會那些人是大通家,博學多聞,錯了!那些人修到後來什麼都不是,還得六道輪迴。如果你度眾生心切,你就專修念佛法門,你就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,一句話不說就度無量無邊眾生,為什麼?身教,你做一個模範給人看!這是真正覺悟者。你走的時候自在,預知時至,表演一下,必要的時候開個往生大會。

 

       佛法修学成就之秘诀只在“一门深入长时熏修”八个字,果能“不怀疑 不夹杂 不间断 ”无有不成就者!

      南无阿弥陀佛!南无阿弥陀佛!南无阿弥陀佛!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學習不能三心二意*教之道 貴以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   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只能學一門,不能學兩門。老師也是這樣教我們,可是怎麼樣?我們沒有遵從老師的意思,老師才不得已說的這麼一句話,一門學好了再學第二門。這是老師不得已說的,我們以為是真的,一門學好了就學第二門。我說我對老師有七分的信心,我學東西學一門,我這一門不是學一遍,我學十遍,我才學第二門。古聖先賢教給我們,一輩子學一門,這我們不甘心、不情願,總想多學一點,錯了!應該是一輩子就學一門,從這一門裡頭能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你一生不改變,肯定明心見性,教下裡面叫大開圓解。大開圓解就是沒有學過的經典你一翻開,沒有一句不明瞭,全通了,開慧了。我們拿古聖先賢教誨去勸別人,有人真幹,真的一門深入,一輩子不改變,他成就比我高。他很謙虛,這是一定的道理,我們中國古人說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,德行學問愈高愈謙虛、愈恭敬,沒有絲毫傲慢的習氣,真實學問!我們看到歡喜,正法有人住持,正法久住於世,只要後頭有人,這是我們非常安慰的一樁大事情,非常歡喜。誰能成功?人人都能成功,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幹,果然是老實聽話真幹,沒有一個不成就,個個都能成就,個個是釋迦牟尼佛的繼承人,續佛慧命的人、普度眾生的人,都是,我們肯不肯幹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成佛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恭录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

       佛給我們開這麼多法門,四十九年辛辛苦苦說的這麼多經教,只有一個目的,無非是教導我們找到一種方法,讓你快快的回到一念覺。眾生根性不相同,愛好欲望不一樣,所以佛就開很多法門,你喜歡哪個法門都行,門門皆成無上道。所以佛講得很好,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在你自己選擇。選擇怎麼會成功?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,就成功;你要同時學很多法門,那就壞了,搞雜了、搞亂了。修行這個事情最忌諱的、最怕的,就是個雜亂,一雜一亂全盤完了。再好的心、再怎麼努力,也是修一點人天福報,與了生死斷煩惱一絲毫都不起作用,你看這多可惜!現在我們總算在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,找到一個法門,現在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這個法門是什麼?南無阿彌陀佛。年輕的,哪些是年輕人?五十歲以前的年輕人,要好好的學戒定慧,老實念佛。五十以上在中國人都叫老人,來不及了,專念阿彌陀佛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都不需要念了,能行嗎?能。能夠把一句阿彌陀佛,把所有妄想習氣都取而代之,你成功,這叫什麼?這叫道共戒,就是這一句佛號裡面就具足戒定慧三學。你不要再找麻煩,就這一句佛號,圓滿成就了你的戒定慧,妙極了。什麼是佛法?南無阿彌陀佛,這就是佛法。真能念十年,十年開悟了,五十歲到六十歲開悟了,開悟了你還有壽命,你再教化眾生,你再發心講經說法不難,你什麼經都會講。到那個時候你智慧開了,你大慈大悲給一切眾生講什麼經?肯定你講《無量壽經》。為什麼?釋迦牟尼佛這個末法時期九千年,只有這部經能度眾生;別的經都是好聽,做不到。這部經可以做到,末法這個九千年《無量壽》是第一經,《阿彌陀經》是第一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一句阿弥陀佛圣号

         -----太上感应篇(第四十八集)档名:19-12-048

       念佛,诸位要晓得,念佛真正成就也是一门深入,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的方法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什么叫净念?我们对於西方净土,对於阿弥陀佛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个不怀疑、不夹杂就叫净念,不间断就是相续,净念相继,这个样子才能够都摄六根,往生品位才高。有很多人不知道,以为自己消业障要念《药师经》、要念《普门品》、要念《地藏经》、要念大悲咒,念其他的这些东西,错误,都是夹杂,业障能消一些,不能消得彻底。如果他要懂得专精这一句佛号,他的业障会彻底消灭,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增。往生是往生,品位不高,为什么?夹杂,夹杂的人太多!大家不晓得这一句佛号的力量,以为这个佛号消业障还不如《药师经》、还不如大悲咒,你说糟不糟糕?这是怀疑,对於自己的功夫大大的打了折扣。

  慈云灌顶法师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他那个注解的名字叫《观经直指》,现在也有单行本流通。我是在这里面读到的,才恍然大悟,他说得好,「众生造作极重的罪业,五逆十恶,所有一切经论消不了这个罪业,所有一切咒语忏法都消不了这个罪业,罪业太重,最后还有一句阿弥陀佛能把它消除」。我们才晓得「阿弥陀佛」这一句,抵得过千经万论,抵得过一切咒语,咒中之咒、经中之经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。但是没有人相信,以为这一句阿弥陀佛太容易、太简单,恐怕没有效果,还去找别的东西来夹杂。往生是决定在信愿之有无,你没有真信切愿,你的往生品位就大大的降低了。这个现象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,「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」,你没有遇到善知识,没有人教你,你的疑惑不能断除。我们今天在新加坡建这个道场,我们懂得,深信不疑,所以我们念佛堂一句佛号,讲堂里面就是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一丝毫都不夹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習氣難斷的原因

       早年我在美國的時候看《大般若經》,這經的分量很大,我記得精裝本二十四冊。我這一遍看完了,我寫了十二個字,我的心得報告,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你心裡還有什麼放不下的?還有什麼牽掛的?還有什麼憂慮的?一掃而空!《般若心經》還講了二百六十個字,我用十二個字做總結。可是煩惱習氣真的是重,這不是假的,佛經上講的這種大自在我沒有得到,這什麼東西?煩惱習氣在擾亂,習氣難斷。難斷的原因,斷不了的原因?我們對於這個認知的程度還是不夠。這是早年章嘉大師教我的,佛法的修學知難行易,我相信這句話。你看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,那麼短的時間,我們估計頂多兩個小時,五祖給他講《金剛經》大意,講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就開悟了。什麼叫開悟?他就放下了,妄想分別執著一起放下,佛法裡面這叫頓捨、頓斷、頓悟、頓證。能大師那個時候二十四歲,我們不能不佩服,成佛了!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,菩提樹下也是這樣情形,佛陀示現的那一年三十歲。我們為什麼不能捨?沒透,經教沒透,沒透就是我們薰習得不夠。這是諸法實相,這是一切諸佛、法身菩薩共同證得的,心開意解。
       薰習,從古聖先賢這個例子來看,一門深入絕對正確。他沒有雜念,涉獵太多肯定分心,意志不能集中,精神不能集中,效果就大打折扣。雖然世間法來看,廣學多聞,這個人常識非常豐富,世出世間的典籍他都讀過,沒有一樣不知道,好像是不錯,問題出在哪裡?他沒見性,他沒有得三昧。如果得三昧開悟了,還要學嗎?不需要學了,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。就像龍樹菩薩,三個月的時間,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全貫通了。這是真正的佛陀教育,佛陀教育是教你徹底貫通,通到自性,是讓你成佛,不是讓你廣學多聞,不是搞這個,是教你深入三昧,大徹大悟,你才有能力像佛一樣救度群生心不暫捨。你通達無量法門,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達的,它求這個,完全叫你回入常寂光,真的叫回頭是岸。所以這個態度是肯定的,眾生跟你一體。現在地球上這麼多眾生遭難,地球本身有災難,都不正常,你救度的心、救度的行為比什麼人都積極。-----恭录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

 

 

       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


1 古今中外的净宗大德,都是异口同声地开导我们要专修。专修里面,一定要坚守三个信条:第一个是决定“不怀疑”。断疑生信,不疑惑,这个非常重要!

2 第二,“不夹杂”,这一条非常地难!觉明妙行菩萨在《西方确指》里面明白地开示,他说念佛人最忌讳的就是夹杂。什么叫夹杂?他诵经,诵的经不是净土三经。

3 因为觉明妙行菩萨示现的那个时候,净土只有三经一论,还没有四经、五经,读诵三经一论,没错,与我们这个法门相应。你要是念别的大小乘经典就叫做夹杂,为什么?不专!我念这三经,我天天想的是阿弥陀佛,跟念佛没有两样,我心还在阿弥陀佛、还在西方极乐世界。

4 我去念《金刚经》就不行了,《金刚经》里没劝我们念阿弥陀佛、没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所以就不行了!念《心经》也不行,《心经》里面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是劝你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,因此这些都叫做夹杂。

5 你又是诵经、又是持咒,持咒是夹杂!我们念佛的人,念咒就只念“往生咒”,这是净土经里有的。我们去念“大悲咒”,去念“楞严咒”,去念“十小咒”,这都夹杂,所以,专不容易!

6 我们自己修行要真正有成就,一定要守住两个原则,就是不间断、不夹杂。修行一定要专,你专,心才清净!除了诵经念咒,还去参加法会,这一参加法会,接触的人也多了,是非人我,张家长李家短,又是拉拉杂杂一大堆,那心就乱了。

7 甚至还参禅,还学其他的法门,再有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吉凶祸福,统统都叫做夹杂。夹杂,心不专、心不清净,净业不能成就。

8 大家想要净业成就,的确要守住这个原则:不夹杂!所以不夹杂,非常地要紧,再有,就是“不间断”。真正能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那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,没有一个不成就!

 

    何谓夹杂?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★净空法师讲经堂【视频播放】★
http://www.tudou.com/home/fj52889904
 听老法师全面系统的讲经闻法!
【收藏网址,方便观看】
操作很方便(鼠标一点就完成),目录简单明确(11个系列)!
包括:钟茂森,蔡礼旭,胡小林, 刘素云等大德老师演讲!
各位师兄请广为利用宣传;功德无量!

作者:miaoyin居士整理 录入:纯净纯善 来源:净空老法师法语
  • 净空法师文集(www.jkfswj.org) © 2016 欢迎转载,功德无量!
  • Email:52889904@qq.com 站长QQ:52889904
  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