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文集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无量寿经 >> 2012净土大经科注 >> 内容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0七集)

时间:2013-3-12 19:26:55 点击:165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0七集)  2013/3/5 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 档名:02-040-0207 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跟我念三皈依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 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七十四页,第一行:   「诽谤」,诽的意思同谤,「谤者,毁也」,所以一般都称为毁谤。「言人之恶」,这个谤是说别人的过失,「而过其实」,说得太过分,超过事实,这是恶意的毁谤他。「诽谤正法,即诽谤佛法」。「此十念必生之大愿,普被一切,但除既犯五逆又谤正法之人」。这是照经文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。十念必生,这就是第十八愿,十八愿它所被一切众生,情与无情都包括在其中。但对於有情众生来说,前面说了,他犯了五逆十恶,又毁谤正法,这样的人不能往生,这样人不能往生。所以但除,这个要除外,不在十念往生例子之内。这就经文来解释。可是「《观经》曰」,《观无量寿经》,「五逆十恶,临终十念,亦得往生」,但是它没有说谤法。「今经所除」,除是被开除了,不在这个里头,「盖既犯五逆重罪,复诽谤正法,罪上加罪;且谤法罪最重,谤法之人称为谤法阐提」,所以他不能往生。这就经上字面的意思来解释。   下面,或者有人问,「若人犯五逆罪,而不诽谤正法」,《观经》里面所说,这可以往生。「若有一人」,《观经》上说可以往生,假如有一人,「但诽谤正法,而不犯五逆」,这个人可不可以往生?《往生论注》上卷,《往生论》的注解,昙鸾法师的,这都是古时候净土宗的大德,他说「但令诽谤正法,虽更无余罪,必不得生」。昙鸾大师说得斩钉截铁,毫无怀疑,必定不能生。「何以言之?」为什么?昙鸾法师说的话也有根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「经云」,引佛在经中所说,「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,具受一切重罪(但劫尽得出)」。前面我们看过了,一大劫,也有说一中劫,一中劫是二十个小劫,一大劫是八十个小劫,这多么可怕的事情。「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,此劫若尽,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,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,佛不记得出时节」,他什么时候得出,佛不知道,「以诽谤正法,罪极重故」。这是昙鸾法师引经说的。   「又曰」,这个又曰也是经中所说的,「汝但知五逆罪为重,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」。为什么有五逆罪?没有正法;世间有正法,人不会造五逆罪。那毁谤正法的罪是最重了,比五逆罪还重。昙鸾法师说得有道理,不是没有道理。没有正法,用现在的话说,人的价值观完全毁掉了,都想偏了、都想邪了,正念没有了,结罪从这里结的。所以,一切罪恶当中,没有比毁谤正法这个罪业更重。   我们读这些经文,明了经文所讲的意思,我们看到毁谤正法的人,都生起怜悯的心,为什么?他造阿鼻地狱罪业。不要说造,起一个恶念,对正法起恶念都是阿鼻地狱。能不能得救?没有办法,除非他真正回头,忏悔,后不再造。不懂得回头,不知道忏悔,还继续再造,这人没救了。佛法怎么能不要?哪有这种道理!不要佛法就是不要中国传统文化。为什么?佛是什么意思?《大学》里头头一句说,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於至善」,这一句就是佛陀。佛就是明明德,明明德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的人称之为佛陀。见性的人自受用是亲民,他受用是止於至善;或者是他受用是亲民,自受用是止於至善,都讲得通。亲是亲爱,民是众生,用人民来做代表。自行化他都要止於至善,这不就是佛吗?不要佛,这个都不要了。佛的意思跟《大学》这三句完全相应。   谤佛的人是对佛法一无所知,不知道佛是什么。我们住在香港,邻居就是不懂得佛法的人,是个天主教徒。今年过年,我们在门外贴一张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他来告诉我们,不要贴这个,这个不好。他们很忌讳,认为念阿弥陀佛就是人死了,人死了才给他念阿弥陀佛,这一句话很不吉祥。这个就是谤佛,这就是毁谤正法。他无知,什么叫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什么意思,根本就不懂。我们佛门弟子有责任,没有讲清楚、没有讲明白,让人家产生这么大的误会,让人家天天在造谤三宝的罪,造地狱罪,我们能忍心吗?跟他解释佛陀这个意思,得要善巧方便,他这个错误成见很深,要跟他讲高深的理他听不懂,听不懂他就不会接受,他说你们搞迷信;听得懂的,他就容易接受。   我们反过来问他,你要不要智慧?要,智慧我要;你要不要福报?福报我要;你要不要长寿?这个我要。你知道佛是什么意思?佛就这三个意思,你如果不要,你就不要福报、不要智慧,也不要寿命了。他讲是这么回事情!他就慢慢问你,问什么你就答覆他,你给他解释。这句阿弥陀佛贴在这个地方,我们是最有福报、最有智慧,得长命百岁,他高兴了。他信天主教,很好,我跟天主教教宗照的照片很多,我说你来看看,你们天主教的头我跟他很熟,他不反对,他不谤佛。应机说法,劝他不要造这个业,这个业比五逆十恶还重、还可怕,今天造这个业的人太多了。   昙鸾法师说得对,但是善导大师另外有说法。听昙鸾法师的说法,造了谤佛的罪业就没救了,他就宣判死刑了;善导大师给我们大赦,还是有救。「但善导大师《观经疏》」,就是《四帖疏》,善导大师作的,「谓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者,乃佛止恶之意、方便之说」。善导大师的话也可以相信,佛为什么这个说法?佛是止恶的意思,这个恶太大、太严重了,希望大家不要造这个恶业。   你去看人家一个家庭,这个家庭上下和睦相亲,你就知道这个家庭决定兴旺。你看一个团体亦如是,看一个国家亦如是。我们去年访问斯里兰卡,看到这个国家,从总统到下面的人民,他们真正做到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,人与人之间真做到了,互相关怀、互相照顾,这个国家将来必定有前途。这什么?家和万事兴,这个国家朝野和睦。我们看它这个国家各级领导人,从总统到他们的省长、县市长、乡镇长,你去看,一团和气,真难得!全国人民接受佛陀教诲,他们学小乘,小乘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,人人相信,认真学习。   全国所有寺院,星期天对群众开放,不是叫大家去烧香拜拜,不是的,是上课。上课主要的对象是在校学生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在学校读书的学生,每个星期天要到寺庙上课。每个出家人都是老师,个个都能言善道,这造成一个风气。我们参观一个小学,听说这个情形,从来没见过,就到附近,我们居住的地方不远,附近有个寺庙去参观。星期天上午,差不多十点钟的时候,我们看到这个寺院里头,学生应该超过三千人。殿堂、走廊、草地,都坐在地下,坐得整整齐齐,一块一块的,坐得整整齐齐。我们这些人去参观,学生专心在听课,没有交头接耳,没有回过头向我们看看,没有。说明什么?说明他们专注在听经,我们看了很感动。这就能看出这个国家前途,在校学生受到这么好的教育。   他们这个教育是用小乘经里面的《法句经》,《法句经》有南传、有北传,南传的好像四百多首偈,北传有七百首偈。讲得很生动,每首偈讲完之后讲故事,与经文都相应的,听起来不枯燥,很有趣味,受到良好的教育。他们的经本我拿到了一本,南北传印在一册里头,分量不太多。真学,上面从总统,国家这些部会长、领导,下层去。我们在那里,《无量寿经》讲了三次,六个小时,他们的省长、官员都来听,出家的法师也很多。这个国家心量很大,虽是小乘,能包容大乘、欢喜大乘,用佛法来治国。   中国在古时候,元明清三代,蒙古《大藏经》序文里头我看到,这些历代帝王,他们尊崇儒释道。以儒治国,以佛教民,教化人民是用佛教,用道祭祖宗、祭天地神明,儒释道都派上用场,送终、祭祖用道教的。所以中国大陆的寺庙到处都有,农村里面都有,那是学校,那是佛陀教育。三百年前,没有寺院不讲经教学的。我们在斯里兰卡看到,星期天,没有工作的人都去接受佛陀教育,学生这一天不上课,上午接受佛教育。以教学为主,我们看到了,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地方,让我们真正看到佛陀的教学,教学起的作用。   善导大师在此地说,是佛止恶的意思,希望大家要提高警觉,决定不要造这个恶。这个恶比五逆十恶还要严重,造了没有好处,堕到地狱不容易出来,这就是断众生的法身慧命。在佛法里面讲,杀人罪轻,断众生慧命罪重,你叫人得不到真智慧,这个责任一定要承当,承当这个责任,果报就是阿鼻地狱。阿鼻是印度话,梵文,《佛学大辞典》有个简单解释,「又作阿鼻旨」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无间,阿翻作无,鼻旨是间的意思,间隔,「无间地狱是也」。无间,前面给我们说过五种无间,当中没有间隔的,里面最可怕的,受苦无间。他的寿命一个大劫,八十个小劫,这么长的时间你在里头受苦没有间断,你说多可怕。今天造作这个罪业的人很多,没有人提醒他,有意无意都在造。没有把佛法看在眼里,随便毁谤、随便批评,你说这怎么得了!他不知道果报,我们很清楚。尤其是佛门弟子的毁谤,比外面人毁谤罪我想至少要加一倍;也就是,一般人毁谤佛法堕无间地狱是一大劫,出家人毁谤应该是两个大劫。为什么要做这么重的罪业?人生苦短,活到一百岁的人不多,这么短的时间造这么重的罪业,将来要受那么长时间的果报,真正不值得。   下面我们接下去看。「疏云」,疏,《观经疏》,善导大师说的,「此义」,这个意思,「仰就抑止门中解」。什么叫抑止门?我们参考资料里头也有,这是佛教的名词术语。「为欲使众生不放逸,方便隐摄取之慈悲」。隐是不明显,用善巧方便、用大慈大悲说你造这个恶,这个恶没救。不是真的没救,是劝你不要造这个恶,这个恶实实在在讲罪太重了,是这个意思。「对於摄取门而言」,下面有「抑止摄取」,这里头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「制遮」,制遮是禁止;第二个意思是「容受」,就是包容你。「同於折伏慈悲」,折伏是制遮的意思,慈悲是容受的意思,菩萨永远没有离开慈悲心。「佛以慈悲智慧圆满,於智慧门制遮逆恶众罪」,这是制止你、禁止你,希望你不要造这些罪业,「於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」。慈悲门包容,善恶一切统统包容,你真造了,真造了也包容你,但是希望你自己不要造。   为什么来制止你?要知道,你自己造恶,你自己应该受这果报。别人看到你做,效法你、模仿你,跟著作恶的人多了,这些人堕落,换句话都是你带头带的,果报还是要你承受。菩萨决定包容,菩萨觉悟了,知道一切法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但是只要你当真,它就是真的,这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。你知道它是假的,没有放在心上,它真的是假的,确实刹那生灭,念念不住。所以,明白事实真相,他能够包容;不明白事实真相,他很可能走你的路子,向你学习。学习,甚至於比你造得还严重,这个责任、果报你必须要承当。   下面说,「无量寿经之十八愿说: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。观无量寿经说: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,皆得往生」。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,但意思相反,在《无量寿经》里讲不能往生,在《观经》里面讲皆得往生。所以善导大师的说话有《观经》做证明,昙鸾法师所说的,那是《无量寿经》做证明,都有经典根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这个里头的意思深广没有边际,我们学习要细心体会。希望这些恶、逆、毁谤正法我们永远断绝,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,好榜样就是赞叹、理解、依教奉行,这是最好的榜样。   「古来会解之者」,会是会通,《无量寿经》跟《观经》会通来解释,如善导《观经疏》第四卷说,「寿经约於未造业」。《无量寿经》对谁讲的?还没有造罪业的人,劝你不要造,是这个意思。告诉你这个罪重,真的不是假的,决定堕阿鼻地狱,要经历一大劫你才能出来。一大劫时间之长你自己去算去,可以算得出的。一大劫有八十个小劫,一小劫的时间多长?佛经上告诉我们,我们一般都说增减劫。人的寿命,最短的时候,这平均寿命最短十岁,从十岁起每一百年加一岁,加到八万四千岁,人的寿命最长八万四千岁,这叫增;再从八万四千岁,一百年减一岁,减到十岁,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。那一大劫,一大劫有四个中劫,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,所以一大劫有八十个小劫。一个中劫是二十个小劫,四个中劫,八十个小劫。一增一减,八十个增减,这么长的时间,太可怕了!整个世界一次成住坏空就八十个小劫。如果出家人,加一倍,出家人毁谤佛法两个大劫,二八十六,一百六十个小劫,真可怜!佛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是就还没有造业的人提出警告,所以这叫抑止门,很坚定的说「除逆谤」,五逆十恶、谤法这不能往生。   《观经》它的对象,已经造了恶业,怎么办?没造好,可以不造,已经造了怎么办?已造是「摄取门,故取之」。「若约於弥陀大悲之本誓」,就像《法事赞》里面所说的,「以佛愿力五逆十恶,罪灭得生,法谤阐提,回念皆往」,也能往生,「有同一无别报土得往之益」。这是弥陀真实慈悲。这两个意思讲得通,没有造的希望你不要做,已经做的要回头。已经造这个罪业的人,不念佛求生净土,他必定堕阿鼻地狱,他修任何法门都不能成就;往生净土,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他行。也就是,造五逆十恶、毁谤正法,除净土法门就没救了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净宗法门不可思议,阿弥陀佛被一切诸佛如来称赞是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只有佛中之王能救你,你得要相信、得要回头,不相信、不回头就没救了。所以这两种经论可以互相参考,说得都非常有道理,说得很精辟。  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「如四十八愿中,除谤法五逆者,然此之二业,其障极重;众生若造,直入阿鼻」。这叫无间,受报无间,没有中阴身,这个地方断气,那个地方就到无间地狱。一般讲有四十九天中阴,家亲眷属四十九天做佛事超度,这个来不及,一断气就到无间地狱去了。四十九天佛事对他没有真正的利益,他得不到,没有这个福报。众生若造,直入阿鼻,「历劫周慞,无由可出」,句句话都是真话。「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」,恐怕他们造这两种罪业,「方便止言,不得往生,亦不是不摄也」。善导大师这个话说得好,阿弥陀佛慈悲,不是真的不摄受,还是摄受。   「若造」,造了呢?「还摄受得生。虽得生彼,华合迳於多劫。此等罪人,在华内时,有三种障」。这个意思是说,佛还是摄受你,你忏悔、改过,念佛求生净土,佛接你往生到极乐世界。但是到极乐世界花不开,你在莲花当中,要经历很长的时间。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自己的罪孽太重,地狱苦你免了,不受地狱苦了,但是在莲花里面有三种障。第一种,「不得见佛及诸圣众」,这莲花里头见不到阿弥陀佛、见不到法身菩萨。「二者不得听闻正法」,佛说法的音声周遍法界,你听不到。「三者不得历事供养」,第三者你没有机缘随意供养十方一切诸佛。供佛是修福,听佛讲经说法是开智慧,也就是这样殊胜的修福、开悟的机会你得不到。你生到极乐世界有这三种障,这个业障什么时候消除之后花就开了,花开见佛悟无生。除这三种之外,地狱里头那种苦你没有,这是阿弥陀佛帮助你。   「《合赞》宗之亦云: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,是乃就未造之机,且抑止之而已」。他的说法跟善导的说法很接近,因为他是善导的学生。「若有已造机」,这个机是根机,就是众生,已经造罪业的这些人,「已经回心」,就是忏悔了、改过了,念佛求生净土,「则还摄取,莫有漏也」,没有把他漏掉。意思是说,「所言除者,实为止恶之意」,这个除就是唯除五逆、毁谤大乘。实实在在的意思是为了止恶,希望众生不要造这个恶业,这是真正意思。「使未造恶者,不敢造也。若是已造者,但能回心」,就是回头,「忏悔念佛,则仍旧摄取,无有遗漏」,佛还是接引你往生。但是前面说过,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很晚,没有那么快。你有三种障碍,这三种障碍起了作用,你在花里头不能见佛、不能闻法,不能遍事十方诸佛如来。这个障碍算是相当严重,除这种障碍之外,你没有其他的苦。   「可见弥陀大愿,摄机无尽」。这是对佛的赞叹,摄受一切众生,无穷无尽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头善恶众生统统接受,没有一个不接受的。只要你具足真信,信有西方极乐世界,信有阿弥陀佛,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只要具足这个条件,你就能往生。「信愿持名」,这四个字蕅益大师提出来的,印光大师完全接受了、继承了,信愿持名四个字,就决定得生净土,不能有丝毫怀疑。你有没有造十恶业,你有没有造五逆罪,有没有毁谤大乘,有没有毁谤净宗,都不怕。已经造了,有什么办法!今天明白了今天回头,今天起天天忏悔,后不再造,信愿持名,你决定得生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保证了,你就有无量寿。无量寿在莲花里多待个几千几万年也算不了什么,我寿命无量,在乎这个吗?总有一天业障消尽了,花开见佛,你这三种障碍就没有了。见佛、见菩萨,你也有能力化身到十方世界供佛、闻法,同时也帮助众生,自行化他。   「故善导大师曰」,这两句是善导大师的名言,「如来所以兴出世」,一切诸佛如来,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?像释迦牟尼佛,三千年前应身在印度,住世八十年,干什么?「唯说弥陀本愿海」,他到世间来,不管时间长短,就为这桩事情。把极乐世界持名念佛,往生净土这个方法教给你,传授给你,就为这桩事情来的。不为别的事情,就为此事,这个我们要知道,决定不能疏忽。说其他经论是附带的,说净土法门是正说,如来正说,不是附带的,连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都是附带的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我们在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,真正不容易,真正值得庆幸。你怎么这么好运气,遇到十方如来正说第一法门,确确实实不可得。我们是幸运当中的大幸运人,遇到夏莲老的会集本。会集本的成就虽然很早,但是未定稿。他三年完成初稿,十年的修订,成为正式的定本,不是很草率成就的,字字句句天天在琢磨、在修订,成就这个本子。这个本子成就的时候,是在中日战争当中;正式流通,抗战将将胜利的时候。我们看到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,他一篇长序,那篇序文在重庆写的。在那时候,胜利之后,抗战胜利之后,解放战争。所以这个本子出来非常艰难,许许多多政治运动当中,对佛法造成了障碍,这本子不能流通。   净宗学会这个名称是夏莲老提倡的,始终没有能够成立,只提出这个名号,没有正式建立。我第一次到北京,去看黄念祖老居士,他告诉我,希望我在海外建立净宗学会,把夏莲公的愿望传出去,我说很好。那时候我在美国、加拿大,我在那个时候,美国、加拿大有三十多个净宗学会。现在这个世界上,净宗学会最多的,马来西亚。这个国家不大,净宗学会有一百多所,世界之冠,难得!其实净宗学会的性质就是过去的莲社、念佛堂,换个名称而已,这就是名称现代化了。研究、培养师资的地方称为净宗学院,正式政府承认的净宗学院只有澳洲一个,澳洲政府承认的,承认我们是学校,不是一般宗教。这是澳洲政府到我们学院来考察,仔细看看,这不是宗教,是学校。希望中国将来到处都有学院跟学会。学会是净宗同学修学的道场,修学是以学习净宗经论,五经一论,以这个为主;学院是培养讲经人才,弘法、护法的人才,以这个为主。   所以善导大师这两句话,我们要常常记在心里。善导大师在中国古德心目当中,都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,阿弥陀佛应化在中国,那么善导大师的话,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话。在中国大家知道,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这是善导大师,还有个丰干和尚,国清寺的,这三个人的身分露出来了。应化在世间,身分没有透露的,我们就不知道了,肯定有。中国人跟大乘有特别的缘分,跟净土有特别缘分,所谓「家家弥陀佛,户户观世音」,跟极乐世界的缘特别深。往生净土的人,我们最保守的估计至少至少超过十万人,那就是十万人去作佛去了。中国这块大地,到极乐世界作佛去的,这一千多年来,差不多一千七百年,从远公大师建第一个念佛堂,东林念佛堂,往生的人这么多,所以这块土地成为福地。   许多人都来问我,我们到哪里去住比较好?我就告诉他,你看哪个地方人有福,你就到那去。选举的时候,选举哪个好?你仔细看看,这个人有没有福报,有福报就选他。他有福报,我们大家都有福报,都沾光。要很仔细去观察他是不是有福报,绝对不会选错。我不参加选举,如果要叫我去选举投票,每个选举人我都选他,结果废票一张。平等,不偏重哪一个,我个个都选你。既然说是废票,那我就不必去了。可是你来问我,我就告诉你。我也对哪个人不重视他,你们仔细去看哪个人有福。居住也是如此,哪个地方有福报?这块土地,你看几千年祖宗讲仁义道德,佛法在这块土地上这么兴旺。宗门教下成佛作祖的,我们最保守的估计应该有三千人以上;念佛往生是别论,因为它太多了,至少是十万人以上。这个地方,那个福多厚!我们要对它有信心,厚德载福。到地球上到处去找,没有一处能像中国这个地方。   中国的不幸,就是最近这两百年来,我们大家把民族自信心丧失掉了。怎么丧失掉的?怀疑祖宗,不相信祖宗。所以现在受这么苦,就是祖宗惩罚你,你要是觉悟,赶紧回头去找老祖宗,问题就解决了。曾经有人,我在国外的时候,问过我,我们遇到困难,这是讲现代的社会遇到困难、国家遇到困难、世界遇到困难了,怎么办?问我这句话。我反过来问他,我说你看看三岁小朋友,小朋友三岁,他遇到困难了他怎么办?他头一个要找的,找他爸爸妈妈,他爸爸妈妈把他问题解决了。那我们今天遇到困难怎么办?找老祖宗,只有找老祖宗才有办法,不找老祖宗就没有办法。就跟三岁小孩遇到困难知道找爸爸妈妈,我们今天遇到困难,要知道找老祖宗,老祖宗有办法,真有办法。   老祖宗给我们的办法就是《群书治要》。《群书治要》从哪里来的?从《四库全书》来的。《四库全书》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真正的智慧、理念、经验、方法,统统在里面。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,祖宗对於后代这样爱护、这样照顾。还特别发明了文言文,让千万年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你能够真正理解,不会把意思解错。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,不是什么高科技,什么到月球、到外太空,不是的,是文言文,没有一样能跟文言文相比。最伟大的发明、最了不起的发明,千万不能把它丢掉。这个东西外国人学,三年就学会,我鼓励外国人学中国文言文,希望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后,全世界通用的文字是文言文。世界就太平了,世界就和谐了,冲突、战争统统可以消弭,人与人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。现在说兄弟姐妹都打架,为了财产上法庭。从前说兄弟姐妹相亲相爱,现在这句话不适用了,找不到名词了。夫妻也不行,夫妻都有私财,都有什么互相隐瞒,都不讲真话,你说现在怎么办?只有找佛菩萨,佛菩萨不骗人,老祖宗不骗人,这真正可靠,真正靠得住。   善导大师这句话的意思,下头念老跟我们说,「意谓,三世诸佛出兴於世,唯为此大事因缘」,这个大事因缘是什么?「宣说阿弥陀如来不思议愿力,惠救万众」,就这个意思。特别是六道三途苦难众生,迷惑颠倒,只有弥陀智慧、愿力能帮助我们,能救我们。「故大师又云」,这个大师,善导大师,他又说,「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」,这讲我们现在。大师是唐朝时候人,唐朝那个时候进入末法了。世尊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这两千年,末法一万年,我们现在是末法一万年第二个一千年,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,这是第二个一千年,这末法遗迹。「弥陀本誓愿,极乐之要门,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」。这是善导大师讲的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超越六道十法界,能不能在一生当中圆满证得无上佛果,就在这几句话里头。这几句话如果你真正相信、真正明白、真正觉悟了,那你太幸运了。   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生的事情,不是第二世,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。因为往生的人是活著往生的,不是死了,死了就麻烦了,死了去往生非常非常困难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,他那一口气还没断,看到佛来接引,看到莲花在面前,自己上了莲花,这边断了气。所以是活著走的,你问往生,他没死。世间人认为死了,他没有,他没有感觉,他把这个身不要了,换个身体。莲花里面那个身体太好了,比这个身体好多了,换一个身体。那个身体是转八识成四智,我们这个身体是阿赖耶的见相二分,肉体是阿赖耶的相分,念头,起心动念,念头,讲心,心理,是阿赖耶的见分。阿赖耶是生灭法,所以我们的身、念头全是生灭法,生灭法叫无常,无常就不是真的。往生的人,莲花是真常,莲花不生不灭;进入莲花里面那个身,换了个身体,那个身体是法性身,不是生灭身,它不是阿赖耶的相分,也不是阿赖耶的见分,所以它叫无量寿。那个身体永远年轻,不会衰老,无量寿不衰老。在我们这个世间不行,年岁大了老了,不能跟年轻人一样;极乐世界永远年轻,不衰不变。   所以到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跟阿弥陀佛学习,我的体会是这样的:花开见佛,进入阿弥陀佛的讲堂,听佛讲经说法,你什么时候离开讲堂就成佛了。为什么?没有成佛不离开讲堂,离开讲堂等於说毕业了。几时离开讲堂,每个人不一定,有人很快就离开了,有人很长久。没有到见性不会离开讲堂,甚至於有没有证得妙觉果位不离开讲堂,等觉都不离开,为什么?证得妙觉的时间缩短了。所以,一离开讲堂就是妙觉如来,回归常寂光了。常寂光里面的妙用,比实报土殊胜太多,这都是无法形容的。   我们一生有缘遇到这么个法门,你还能改变念头吗?还去想别的吗?我搞了六十二年,终於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八十五岁才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明白之后怎么?其他的不要了,专搞一门,这一门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什么地方请我讲经,我都是讲《无量寿经》,叫我讲别的我都不干,找别的法师去,别的法师很多。我就专讲这部经,专修这个法门,专念阿弥陀佛。我没有别的念头,只有一个念头,回到西方极乐世界,回归常寂光。时间?愈快愈早愈好,巴不得现在就去,现在去不了是阿弥陀佛要我再多住几天,那就多住几天吧。多住干什么?为大家表法,不就是这个意思吗?看看我这个样子,提供给你们做学习的参考。我讲经五十五年,五十五年我要是专讲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五十五年都讲,大家现在看到我就喊我阿弥陀佛了。真的,一点不假。一生专搞一部经,还得了吗?古人有个例子,道绰大师,一生专讲《阿弥陀经》,讲二、三百遍。无论哪个地方请他讲经说法,他就是一部《阿弥陀经》。好!那是阿弥陀佛再来。我现在给诸位做样子就是做这个样子,专门一样。   在中国大概有一千多个县分,每个县分去讲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讲个一千部,全国每个县分都讲到了。大概要多久?要一百多年,你得活两百岁才能做到,一百岁还做不到。算你一部经讲半个月,一年才二十四部,十年二百四十部,一百年,一百年多少?大概二千四百部,一百年。你这一生就过得真正有意思。一生专讲这部经,要细讲的话要一个月,一天两个小时,需要六十个小时,《阿弥陀经》。如果很详细的讲,一年讲一部。我讲过《阿弥陀经疏钞》,保留著有一套录音带,那时候录音带一盘是九十分钟,我记得好像我讲了三百多次,一年,大概好像应该有三百三十次的样子,一部《阿弥陀经疏钞》,讲的是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。   这部经是净宗第一经,是净宗最重要的一部经典,对西方极乐世界做了详细的介绍,太好了。念老的注解提供我们丰富的参考资料,八十三种经论、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,让你真正认识了极乐世界。你真正认识它,你就巴不得赶快去,你对这个世间毫无留恋,有寿命可以不要了,提早到极乐世界去。这都是真的,我们看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里面念佛往生的,我估计有一半的人还有寿命不要了,提前走了。   我感恩佛菩萨,特别感恩阿弥陀佛。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,四十五岁那年没走,如果那一年要走,往生的品位不高,为什么?对极乐世界了解有限。没想到延寿延了四十多年,这四十多年对我利益太大了,把这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后悔早年搞得太杂、太乱,没有专攻,回过头来专攻,八十五岁才回头。现在我不搞杂东西了,全放下,万缘放下,一心精进,专搞这一门,专念阿弥陀佛。我的一生可以给大家做学佛的一面镜子,我有哪些长处值得学,有哪些缺点必须要改进的。缺点就是这些年来不专,不专的原因,对经论不清楚,对自己信心不足,愿心不切,这都是病。到现在搞明白了,信心足了,我一足了马上就放下,就一门深入。   正法久住、恢复传统我是寄望在下一代,我这一代做不到了,我这一代再要去搞这些事情,就不能往生了。往生是大事,这些是小事,让下一代年轻人接著干去。年轻人记住我正确的这一面,改正我的负面,他的成就在我之上,这是我们欢喜看到的。希望年轻人大家认真努力,真努力,寿命到了,佛菩萨延长你,我这个例子你看到了。我四十五岁寿命到了,佛给我延长,四十五岁以后的寿命是佛加持的,不是我的本命。往后再住多少年我也不知道,你们要问问阿弥陀佛,问我,不晓得,他什么时候来接我,什么时候就走,毫无留恋,真正放得下。天天都准备走,所以对这个世间一尘不染。如果想到还有明天,那你今天还舍不得离开,这个念头不能有。念念阿弥陀,念念求往生。   念老在此地又告诉我们,以上《往生论注》、《观经疏》说法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相悖,实实在在的「亦可会通」,并不相违背。念老底下就给我们会通,「《论注》正符如来抑止之意」,令人慎重,不要谤法,意思在这,就这个意思。「论中复云:此愚痴人既生诽谤,安有愿生佛土之理」。这个人毁谤大乘、毁谤净土,他怎么会往生?他要真正求愿往生,他一定会赞叹净土,他不会毁谤,他才能往生。哪有毁谤净土、毁谤净土宗还会往生的?没有这个道理,这是我们能够相信的。「是故经云五逆谤法不得往生」。   「至於《观经疏》则显弥陀悲愿无尽。五逆谤法,果能临终念佛,是即忏悔发心,如是之人,亿亿中亦难一二,故佛慈悯,仍然摄受」,这个话重要。真正毁谤大乘、毁谤净宗,临终忏悔,求往生,老人说得好,亿亿人难得有一、二个。我们想想看,真的有许多人,干了这种事情,他会不会回头?知道错了也不回头。为什么?面子下不去,不好意思,面子害死人。怎么肯低头下来,我错了,他认错,我忏悔,我求阿弥陀佛带我往生。好像这个话都说不出来,不好意思说,那只好阿鼻地狱去了。这种人我们看得很多,知道自己错,死不承认,不肯认错,就是所谓是好面子,太好面子,这是错中又铸成了大错。   底下这四句偈,善导大师说的。「弘誓多门四十八,遍标念佛最为亲」。这是讲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就是净宗的四十八门,但是最重要的一门、最亲切的一门,第十八愿十念必生。「人能念佛佛还念,专心想佛佛知人」,这是善导大师讲的。又说「唯有念佛蒙光摄,当知本愿最为强」,这个本愿就是第十八愿。下面说,「善导大师约四十八愿为真实五愿」,这五愿当中再归纳,就是第十八愿。善导,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,他是唐朝时候人。唐朝时候,日本、韩国跟越南有很多出家人在中国留学,都是善导的学生。学天台的,跟智者大师学,学净宗的都是跟善导。所以他们对善导非常尊敬,特别是日本这些法师。我们到日本,净土宗的寺庙都有善导大师的塑像、画像,到处都能看得到。我们看日本人尊师重道,我们非常敬佩。   善导大师讲的五愿,我们都学过了,第十二愿「定成正觉」,第十三愿「光明无量」,第十五愿「寿命无量」,第十七愿「诸佛称赞」。这一愿很重要,没有诸佛称赞,我们怎么知道有极乐世界?怎么知道有阿弥陀佛?释迦牟尼佛称赞,我们才知道,这个称赞就是讲这个法门,为我们介绍。净土三经一论,三经佛说的,为我们详细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是佛陀在世多次宣讲,说明不是一次说的,多次说的。多次说,就说明这部经非常重要,不是重要为什么多次说?一切经佛都是讲一遍,没有重复的,唯有这部经,重复很多遍。在中国翻译,也是翻译次数最多的,《无量寿经》有十二种中国的翻译本。但是这十二种本子有七种失传了,现在保留下来的五种,这在《大藏经》里面。《大藏经》里头有经名,但是没有这个书了,还有七种。多次宣讲没有别的意思,加深我们的印象,让我们不断重复,真正把这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真搞明白、搞清楚,你一定会真正发心求生净土。看破你才会放下,了解清楚就是看破,才能把这个世间放下,我到极乐世界去了。没有搞清楚,对这个世界有留恋,还不肯放下;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你自然放下,不必人劝你。所以,讲清楚、讲明白比什么都重要。   「故於《事赞》中」,这都是讲的善导大师,在《事赞》中说,「一一愿言,引第十八」。一一愿是四十八愿,处处都给我们说明,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最重要,十八愿就是十念必生。既然是造作五逆十恶也能往生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「《甄解》云:四十八愿虽广,悉归第十八愿」。所以日本有本愿念佛这个派,这个派别,本愿念佛他就是执著第十八愿,他四十八愿其他的他都不要了,就要第十八愿。行不行?有那边的同学来问我,我告诉他,祖师提倡当时他们行,你们现在不行。他说为什么?提倡那些祖师,对四十八愿都清楚,他那个十八愿里头含摄其他四十七愿,圆满的。你们今天只有这一愿,其他四十七愿没有,你跟那些人不一样。那些人的第十八愿他里头有四十七愿,你里头是依十八愿,现在你是光感十八愿,其他的没有,这就是你们跟祖师不一样。所以祖师能成就,你们未必能成就。   经要不学透、要不学彻底会出毛病,会产生误解,自以为通了,实际上问题多多。无论哪个法门,大乘小乘、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统统都有经教做基础,这是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里说的。你要不把你所依据的经典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很难下手,不是说的那么简单。信愿持名,你看多简单,你要不把它依据的经论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的功夫不得力。你这句佛号伏不住妄念,你这句佛号放下不了那些烦恼习气,你还是牵肠挂肚的事情很多,未必能往生。所以经教有用,没有用,佛为什么讲?苦口婆心宣讲,我们今天把它看淡了、看轻了,这个过失我们自己要负责。佛对得起我们,我们对不起他。好,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作者:miaoyin居士整理 录入:纯净纯善 来源:净空老法师法语
  • 净空法师文集(www.jkfswj.org) © 2016 欢迎转载,功德无量!
  • Email:52889904@qq.com 站长QQ:52889904
  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