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诸位要知道,释迦牟尼佛是王子的身分,身分高贵又非常聪明,一般人见不到的人,他都能见到。由于他的身分特殊,印度当代一些高人,他统统亲近过。
2 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来参学,到三十岁整整十二年。学了十二年之后,是学了不少东西,但是不究竟,我们现在的话说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
3 印度那些高人他们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有,没有智慧。他们的禅定不到家,只是到第八定。他们往上能够见到非非想天,往下能够见到阿鼻地狱,本事可不小!可是释迦牟尼佛提出问题,这六道从哪儿来的?为什么会有六道?这六道能不能解决?没有一个人能答复。
4 所以佛学了之后不究竟,再找不到地方学。这时他在恒河边上看到一棵大树,大树底下一坐一入定,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算了,放下,统统丢掉,不要了。这一丢掉,智慧开了,“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”!这就是以后佛教给我们的: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行。
5 他十二年求学没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道实在求不到;哪里晓得一把这个放下就大彻大悟了。从此以后他教学,一直到他圆寂,他七十九岁圆寂的,讲经说法四十九年。他教学不收费,完全是义务的,有教无类,教了四十九年。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?用现代的话来说,他是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。
6 释迦牟尼佛一生义务教学,他不分国籍、不分宗教、不分族群,只要你肯来学,他都很热心地来教你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,他是职业教师,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仙,他不是搞宗教,他是办教育。
7 佛没有叫你去崇拜神,佛教你敬神,为什么?神也是众生。我们对人要尊敬,对鬼神也要尊敬;不但对鬼神尊敬,对畜生也要尊敬。为什么?它本来是佛。既然一切都是佛,我们都要以真诚的恭敬心来对待。你要记住这句话!
8 我们把释迦牟尼佛看成宗教家,是冤枉他!他是个好人,冤枉好人是有罪的。我们对佛教根本不认识就加以批评,你说是不是罪过?我们把佛教当作宗教撇在一边,这么好的东西不学习,那就永远要搞六道三途,就这么回事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