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我在去年年初遇到一些专家学者,他告诉我,他说我这几年在国内提倡《弟子规》,这个风气已经形成,在很多地方,很多人都在学习。他问我:“为什么要提倡《弟子规》?”
2 我说:“《四库全书》跟《弟子规》两个放在天平上,它两个重量是相等的。”我这一说他都呆了。《四库全书》我们现在印成精装本,一千五百册,是十五部《大藏经》的分量,《弟子规》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,两个一起放在天平上,怎么能相等?
3 我跟他讲,学佛要扎三个根,《弟子规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实,如果它不能落实在生活上,跟生活完全脱节,那有什么用处?我说《弟子规》是四书、五经、十三经,乃至于《四库全书》的生活化,你说重要不重要?这他才懂得了。
4 一部《十善业道经》就是整个《大藏经》的落实,你十善业道做不到,《大藏经》是废纸一堆。《道藏》也不例外,《道藏》的落实就是在《感应篇》。你要是有这种认知,你才会重视它,你才晓得原来这三教的宝藏落实在生活上就是这些东西,这是它真正的精华之所在。
5 你有这个基础,你才能向上提升,儒才能够真正提升到君子、贤人、圣人;在佛法里面,才真正能提升到阿罗汉、菩萨、佛陀。如果你不在这上扎根,你不会有成就!你要说成就,充其量你是学者,你搞的是儒学、佛学、道学,你不是学儒、不是学佛、不是学道。
6 学儒,你就要真正立志,学做圣人。你做现代的孔子、孟子,你能救世;你把它当做一种学说研究,这个不行。就像我前年在伦敦大学、在剑桥大学,有很多汉学研究生,他们用佛经、用儒家的经典写博士论文,他能够拿到学位,他将来能够做汉学家,实际上他们依旧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。
7 我在讲演当中说出来,他们大家都笑起来。我说,你不可能像我这么快乐、像我这么自在,什么原因?我学的跟你恰恰颠倒。我是学佛,你是佛学;我是学儒,你们是儒学;我是学道,你们是道学,不一样!
8 我学的这个管用,你看夫子《论语》头一句,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yuè)乎”,我是愈学愈快乐,法喜充满!你们愈学愈烦恼,得不到法喜、得不到喜悦,关键就在此地,所以不能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