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经的解释形式:五重玄义和十门开启
时间:2010-6-1 5:19:49 点击:2127
【释经五义。名,体,宗,用,教相。云云。】
这是天台家解释经的方式,所用的五重玄义。在中国古时候,每个宗派他们解释经都有一套方法,这些方法不完全相同,那就是在讲解这部经之前,先把这部经的要义特别提出来介绍,就好像我们现在所讲概论,没有到经文之前先讲全经的概论。这一段是最值得欣赏的,因为每个人他的见解、他的功夫都在这一段里面,等于说是他的心得报告。讲到经文实在讲是大同小异,依照经文解释,但是心得报告各人不一样,有的非常精彩。古代许多家的,是以贤首、天台的报告最完整,有精密的体系,非常符合现代所说的科学精神,因此自古以来许多批注经的、讲经的都采取他们的方法。贤首的分析更精密,它一共是用十个项目,相当详细,来分析这部经的内容。天台家是用五个条目,就是此地讲的五个条目。
『名』就是经名,解释经题。『体』是讲这部经的体性,拿现代话来说,就是理论的依据,佛讲这部经是从哪个地方讲出来的,根据什么道理讲出来的。所以"体"是理论的依据。体要是明白之后,我们对经里面所讲的就不会怀疑,就能够断疑生信。『宗』是宗旨,宗旨是讲修行的纲领,也就是修行的方法。如果有理论没有方法,我们无从下手。所以它有理论、有方法,体是理论,宗是方法。『用』是受用,就是你依照这个方法、理论去修学,你会得什么样的结果、得什么好处。"用"就是好处,你真正能得到好处、得到利益,换句话说,这部经我们修学就算是没有白修,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。『教相』,"教"就是教学,"相"就是仪式,拿现代话来讲就是课程标准,就是这部书、这部经,等于是教科书一样,应该把它排在哪个学校,第几年来修学,就这个意思。佛法有小乘,有声闻乘、有缘觉乘、有菩萨乘,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它应该放在哪个阶段?放在第几个学年?是初学的,还是摆在后面的几个学期来教的?所以"教相"是指这些,应该要明了,如果不明了,我们就不晓得这部经应该适合什么人来修学。所以这五个项目介绍这部经就相当的完备。
贤首家用十个项目,有人嫌太繁太多,所以自古以来采用天台家的方式就特别的多。这部经是天台大师自己的著作,当然不会用别人的,这是标准的典范,在此地我们也能看到天台家解释经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