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经有五种人说、佛的法印
时间:2010-6-1 5:17:57 点击:2444
因为佛经有五种人说,所以佛教实在讲是相当的民主自由,佛不跋扈,只有我说是对,你们说都不对,佛不是这样说法。佛这个人很讲理,你说的理跟我讲的一样,你就对了。所以佛经,除了佛以外,有弟子所说的,有诸天所说的,有仙人说的,还有变化人说的。但是除佛说之外,这四种人所讲的,得到佛的同意都称经,都等于是佛说的,跟佛说的没有两样。现在佛又不在世,我怎么晓得与佛的意见相不相同?这就讲到法印,我们中国人讲印信。事实上,你看官府发的公文告示,像台北市长发这个台北的告示,文不一定是市长写的,是他底下幕僚给他写的,写了之后他同意,市政府印盖上去就等于市长讲的,我们就不会说那是拟稿的人说的,我们看那就是市长的意思,印印上去了。
佛有个无形的法印,这个印是什么?小乘的法印就是无常、无我、涅槃。如果像弟子、诸天、仙人、化人所说的与这三个意思相应,就等于是佛说的,跟佛说的没有两样。一切大乘法就是实相,凡是与实相相应的,不管什么人说的,佛会承认跟他说的没有两样。所以大乘是一法印,小乘是三法印,这个就与佛说的没有两样。还有一个普通的法印,也是佛告诉我们的"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",这是一切佛共同的法印。诸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一切诸佛教化众生都不离开这三个原则,都是教人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自其净意。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印,符合这个原则,我们都可以看作佛教的经典,我们就不要怀疑了,不要执着那个是不是外道,看它外到哪里去,它要符合这个意思,它就不外。所以我们看东西要看它的内容与佛的教义相不相应,这样判断就不会错。
譬如过去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,我在那边讲过《太上感应篇》,讲过《了凡四训》,这都不是佛经。我记得我讲《了凡四训》的时候,曾经有一位法师呵斥我,我在中国佛教会楼下碰到他,他拉着我就警告我,他说:你讲经讲这么多年了,那些大专学生,你怎么可以跟他讲外道!我说:我没有讲外道。他说:《了凡四训》不是佛经。我说:虽然不是佛经,但是佛的法印印上了。什么法印?我说: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不是佛教的法印?《了凡四训》的内容是不是教我们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?他听了之后脸都红掉,马上就走了。所以何必争执这些?看它的内容,跟佛讲的是一样的。实在讲,《感应篇》、《了凡四训》不是我提倡的,印光大师提倡的,你要找,找他,不要找我,找错人了。清朝末年定海知县请老法师到那里去弘法,他派人去讲道教的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但是《阴骘文》的内容也是劝人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,所以跟佛法的法印相应,这个我们都不能把它看成外道。今天也有些外道,我看到他批注的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,批注注得简直是一塌糊涂,那是真的外道。经是佛经没错,你看那批注那真是外道,与佛的意思完全相违背。所以我们要从这些地方辨别。
这是佛亲自说的,不是四种人所说的,我们更应当要珍重,要珍惜,依教奉行。到这个地方,我们把玄义的部分,也就是本经的概要,统统介绍过了。诸位如果要深入研究,必须要看《妙宗钞》,要看原来的原本的疏钞。原本疏钞分量多,说得详细,但是也有相当的深度,这个本子最大的好处就是给我们做深入疏钞的前方便,有这个基础再深入疏钞就不难体会,好处在此地。下面解释经,释经,这到经文了。